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综合知识之微生物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综合知识之微生物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综合知识之微生物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7 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与生物技术综合知识之微生物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12
一、名词解释
1. 次生代谢物。
【答案】次生代谢物是指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为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2. 光介导紫膜ATP 合成。
【答案】光介导紫膜A TP 合成是指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使质子不断驱至细胞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 TP 酶合成A TP 。
3. 微生物五大共性。
【答案】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这五种性质。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是微生物最基本的性质。
4. 真菌毒素。
【答案】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
5. 消毒。
【答案】消毒是指只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主要是病原菌),而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的除菌方法。
二、简答题
6. 胎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免疫抑制,这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胎儿的MHC 基因一半来自父体,一半来自母体,与母体只有
母体排斥。此种生理功能的缺陷是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7. 过滤除菌有些什么方法?哪种方法较为经济实惠?
【答案】过滤除菌有3种:深层过滤、膜过滤和核孔过滤。
深层过滤法,深层过滤器是由纤维或颗粒状物质制成的过滤板层;
膜过滤法,膜过滤器是由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或其他合成物质制成的具有微孔的滤膜; 核孔过滤法,萨比核孔过滤法核孔过滤器是由核辐射处理后再经化学蚀刻的薄聚碳酸胶片而
相同,因此对母体而言,可看作一个移植物。如果没有多重生理保护机制,包括胎盘的免疫抑制作用,胎儿将遭到
制成。
深层过滤较为经济实惠,多用于工业发酵,后两种方法主要用于科学研究。
8.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
【答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在形态、质地、正反面颜色等方面各有不同。其特点分别为:
(1)细菌的菌落一般呈现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等。
(2)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3)酵母菌一般都有湿润、较光滑、有一定的透明度、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以及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等特点。酵母菌菌落的颜色比较单调,多数都呈乳白色或矿烛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4)霉菌的菌落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等。
9. 为什么微生物学直到十九世纪才得到发展? 作为学科奠基人巴斯德和科赫的做出哪些贡献?
【答案】(1)因为微生物有个体微小、群体外貌不显、种间杂居混生和形态与其作用后果之间很难被认识等特点,人类对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并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长期缺乏认识。从1676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个体起,直至1861年近200年的时间里,微生物的研宄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的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宄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宄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2)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①巴斯德的主要贡献:
a. 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b. 免疫学预防接种;
c.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的;
d. 其他如巴斯德消毒法等。
②柯赫的主要贡献:
a.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c. 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地基本原则一一柯赫原则。
10.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实例并分析其中选择功能的原理。
【答案】(1)选择性培养基:就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2)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3)实例:例如根据红曲霉有耐酸和耐高温的特性,采用了明矾来调节酸度和用酸米来抑制杂菌的方法,培养出纯度很高的红曲。
11.raKT 偶数噬菌体的典型构造,并指出各个部位的特点和功能。
【答案】(1)T 偶数噬菌体典型构造:£.T偶数噬菌体共有三种,即噬菌体是
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一种复合对称结构,形状似蝌蚪。
(2)T 噬菌体各部位的特点和功能:T 噬菌体衣壳由212个直径为6nm 的衣壳粒组成,线状双链DNA 位于头部的核心。颈部位于头尾相连处,由颈环和颈须构成,颈环是一六角形的盘状结构,从颈环发出6根颈须,它的功能是裹住吸附前的尾丝。尾部由尾管、尾鞘、基板、刺突与尾丝等组成。尾管由144个衣壳粒螺旋排列成的24圈螺旋所组成,是位于头部核心的DNA 进入宿主细胞的通道。尾鞘是由144个相对分子质量各为55000的衣壳粒缠绕而成的24环螺旋。基板为一个六角形的盘状结构,上面长有6根尾丝以及6个刺突,尾丝和刺突具有吸附功能。
三、论述题
12.试述基团转移运送营养物质的机制。
【答案】(1)基因移位是一种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又须耗能的运送方式,但溶质在运送前后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基因移位主要用于运送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2)以葡萄糖为例,其特点是每输入一个葡萄糖分子,就要消耗一个A TP 的能量。运送的机制是依靠磷酸转移酶系统,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己糖磷酸转移酶系统。其运送的步骤为:
①热稳载体蛋白的激活细胞内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的磷酸基团把HPr 激活。HPr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结合在细胞膜上,具有高能磷酸载体的作用。
②糖被磷酸化后运入膜内膜外环境中的糖先与外膜表面的酶结合,再被转运到内膜表面。这时,糖被P-HPr 上的磷酸激活,通过酶的作用把糖-磷酸释放到细胞内。
13.试对各种无机盐呼吸和延胡索酸呼吸作一表解。
【答案】无氧呼吸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个别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其特点是底物
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个别是有机物延胡索酸)受氢。
根据呼吸链末端的最终氢受体的不同,可把无氧呼吸分成以下多种类型,表解如下。
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