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地理学导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纵向一体化

【答案】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2. 生产网络

【答案】生产网络是指跨国公司将产品价值链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置于全球范围内能够以最低成本完成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进而形成的多个国家参与产品价值链的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体系。

3. 电子零售业

【答案】电子零售业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购买者可浏览网上商品目录,比较、选择满意的商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下定单,通过网上付款或离线付款、卖方处理定单、网上送货或离线送货,完成整个网上购物过程。

4. 地方化(本土化)

【答案】地方化包括两层含义:

(1)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为达到地方市场认可的目的,而迎合东道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

(2)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 经济地理学

【答案】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发展和研究特征,一方面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特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影响。它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6. 产业

【答案】产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产业的划分是: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 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各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服务两部分。

7. 区域产业结构

【答案】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具有条件制约性、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征。

8. 区位指向

【答案】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二、简答题

9. 试述全球国外直接投资的来源、流向及其地理分布。

【答案】(1)全球国外直接投资的来源

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国外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分支机构而进行的投资。国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控制被投资的公司。

(2)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向

外国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开始上升。发达国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从主要国家分析,1960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瑞士、意大利和瑞典等10个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93%,

1960年美国和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到全球的65.4%,而到2000年,该比例下降到74%。同样地,

而到2000年下降到35.9%。

(3)全球国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

尽管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比例有所上升,但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很少。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和巴西等7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到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80。其中,中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多数年份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资投入国。

10.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答案】(1)集聚机制

①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

a.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区位指向相同的经济活动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同类区位,这就带来经济活动在少数地方的集聚。

b. 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出于加强相互联系的需要,一些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依赖性大的经济活动往往趋向于集中在某一适宜地区。

c. 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各种经济活动为追求集聚经济也需要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a. 集聚将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并随着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而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b. 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c. 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

,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2)扩散机制

①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 避免集聚不经济。

b. 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c. 政府的政策作用。

②扩散机制的作用

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集聚与扩散是相互对立和并存的,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1.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答案】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1)消费市场状况

市场区域的大小、贫富和构成对零售业态选择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人口规模及消费者收入是影响零售区位的两个重要因子。人口密度大的区域零售区位一般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 在消费者收入高的市场区域,平均每个家庭消费量大,且消费档次也高。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消费者通常选择距离较短且交通便捷的零售点进行购买商品; 交通设施条件好的市场区域,消费者所需支付的空间费或时间费也会下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扩大商品的销售范围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