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决策支持
【答案】空间决策支持是应用空间分析的各种手段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变换,以提取出隐含于空间数据中的某些事实与关系,并以图形和文字的形式直接地加以表达,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由于空间分析的手段直接融合了数据的空间定位能力,并能充分利用数据的现势性特点。因此,其提供的决策支持将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因而更具有合理性。
2. TIN
【答案】TIN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为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TIN 方法将无重复点的散乱数据点集按某种规则(如Delaunay 规则)进行三角剖分,使这些散乱点形成连续但不重叠的不规则三角面片网,并以此来描述3D 物体的表面。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3. OPENGIS
【答案】OPENGIS 是由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标准和接口。OpenGIS 规范是OGC 规范的最高层次,是利用软件统一地表示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的规范系统。
4. 栅格数据压缩编码
【答案】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有键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和四叉树编码等。其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数据量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其类型又有信息无损编码和信息有损编码之分。
5. 地理编码
【答案】地理编码是为识别点、线、面的位置和属性而设置的编码,它将全部实体按照预先拟定的分类系统,选择最适宜的量化方法,按实体的属性特征和几何坐标的数据结构记录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6. DIME 文件
【答案】美国人口普查局在1980年的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文件。‘自含有调查获得的地理统计数据代码及大城市地区的界线的坐标值,提供了关于城市街道,住址范围以及与人日普查局的列表统计数据相关的地理统计代码的纲要图。在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TIGER 取代了DIME 文件。
7. 数据字典
【答案】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
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8. 不规则三角网模型
【答案】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简称TIN ,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如果点不在顶点上,该点的高程值通常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在边上用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程,在三角形内则用三个顶点的高程)。
二、简答题
9. 以实例说明GIS 用户界面的基本类型及设计方法。
【答案】用户界面是人机对话的工具,它与功能模块一一对应,做到各模块之间界面的形式一致,相同功能要用相同的图标显示。界面可以分为若干层,便于逐层调用。根据功能模块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菜单式、命令式或表格式的界面。所有界面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界面友好、美观,并随时提供丰富的帮助信息,使用户易懂、易学、易掌握。
10.比较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的概念。
【答案】(1)缓冲区查询和缓冲区分析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形式,缓冲区查询属于数据查询,而缓冲区分析属于数据的空间分析。
(2)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分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出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缓冲区分析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形成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获得该缓冲区内的空间地物。
11.阐述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
【答案】(1)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
GIS 数据组织的主要方式包括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①矢量数据结构是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②栅格数据结构是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2)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①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
a. 栅格数据的优点
数据结构简单; 空间叠加分析方便,有利于各空间组合分析; 数据模拟便捷; 适合大比例尺。 b. 栅格数据的缺点
缺少空间实体的定量准确数据; 缺少结构信息拓扑关系; 输出图像质量不高; 网络分析困难; 不适合做不连续的数据处理。
②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a. 矢量数据的优点
数据精度高,更新方便; 数据存储空间小,信息量大; 数据输出精度高方便快捷; 具有拓扑数据结构,有利于进行拓扑分析; 适合各种比例尺。
b. 矢量数据的缺点数据结构复杂,矢量化工作麻烦; 图形叠加复杂绘图成本高,耗时。
12.简述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的区别。
【答案】数据模型是一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目前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四种。
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表示方法,以便于计算机存储和管理。常用的数据结构有矢量、栅格、TIN (专用于地表或特殊造型)。
13.你对地理信息系统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化是指GIS 技术的应用己经深入到社会公共生活的领域,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大众化是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它是指GIS 技术己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GIS 可以把空间信息按坐标组织起来,进而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决策支持,数字地球是GIS 社会化的顶点。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地理信息系统,如汽车导航,旅游等。GIS 应用和其他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己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应用角度来看,GIS 的社会化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的使用其功能。从应用开发角度看,GIS 社会化的标志是GIS 产业的形成和分化,形成专门的数据生产厂商。
14.简述空间元数据及其作用。
【答案】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法、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作用:帮助用户了解、分析数据; 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在数据的集成中的运用; 数据存储和功能的实现;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能够保证数据逻辑与科学的集成; 有足够的说明数据来源加工处理的过程、数据翻译。
15.什么是关系数据模型? 其中的基本概念,如元组、域、属性、关键字、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完整性等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1)关系数据模型的含义
关系数据模型是将用户对数据的视图与其物理实现分割开来,从而使得关系模型十分有利于数据库的设计。
(2)基本概念含义
①元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