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音乐学院804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钢琴[专业硕士]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 刘雪庵
【答案】刘雪庵是作曲家。他的旱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枫桥夜泊》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 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占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等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九·一八”事变后其创作风格转变为铁与血的呐喊,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等。
3. 《玫瑰三愿》
【答案】《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是黄自的代表作品,至今仍为女高音的常演曲目。作品分两段,第一段以叙事性手法表现玫瑰花平静优雅的神态; 第二段展示其人格化的三个愿望,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对生活的幢憬、对幸福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和声语言丰富,形式严谨,笔调洗炼,风格清淡典雅而又富有内在激情,体现出浓郁的古典文化精神。此曲
4.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5. 大同乐会
【答案】由郑勤文发起的,成立于1920年,宗旨为“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
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培养了许多民乐人才,该会还从事我国古代雅乐器的仿制,进行演奏和民乐合奏的试验,如提出了拥有吹拉弹击等乐器组成的新型民乐队的编制外设想,改编了《春江花月夜》、《将军令》《妆台秋思》等民乐合奏曲。并对部分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
6. 萧友梅
【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二、选择题
7. 下面哪首作品不属于《春之旅》组曲( )。
A. 《舟中》
B. 《杨柳岸》
C. 《摇篮曲》
D. 《晓风之舞》
【答案】C
【解析】1945年,丁善德先生发表了第一部正式的钢琴作品——《春之旅》组曲,标志着丁先生音乐创作的开始。组曲《春之旅》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丁老对光明生活无限的' 隆憬和向往,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组曲由《待曙》、《舟中》、《杨柳岸》和《晓风之舞》四部分组成。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虽然与传统的钢琴曲基本相同,形式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在钢琴语言的运用和民族风格的体现上已经相当自如,对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上也驾轻就熟,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性的处理。
8.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指挥图示是( )。
A. 二拍子
B. 三拍子
C. 四拍子
D. 五拍子
【答案】A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是2/4拍,故为二拍子。
9. 抗战歌曲《到敌人后方去》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桂涛声,麦新
B. 赵启海,冼星海
C. 赵启海,吕骥
D. 桂涛声,冼星海
【答案】B
【解析】《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完成于1938年9月。曲调旋律挺拔矫健,节奏铿锵有力。歌词雄壮豪迈,极富号召力,是当时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
10.《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以( )所写的长诗《黄河吟》为歌词。
A. 光未然
B. 田汉
C. 老舍
D. 郭沫若
【答案】A
【解析】《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
11.救亡歌曲《旗正飘飘》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韦瀚章,黄自
B. 光未然,黄自
C. 韦瀚章,聂耳
D. 光未然,冼星海
【答案】A
【解析】《旗正飘飘》是四部合唱。韦瀚章词,黄自曲。歌曲表现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以及要求抗战的炽烈深沉的爱国激情。该曲节奏铿锵有力,音调慷慨激昂。小调式的运用增加了乐曲的苍劲深沉的悲壮。曲作者对合唱声部对位化的处理细致、合理,有较好合唱效果。主部两次再现一次比一次更为强劲有力。两个插声部都是男声领唱、棍声应和形式写成,分别通过调式和速度对比,表现出一呼百应,心心相通的抗战热情和誓死抗敌的决心。两个插部后的连接部相同,似为急切的呼吁,具有很强的号召性。
12.下面的歌曲片段出自作品( )
A. 《可怜的秋香》
B. 《黄河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