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2
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11
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24
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34
2018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22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42
一、简答题
1. 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答案】总统制与内阁制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产生的方式不同
①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挑选政府人员,由参议院批准;
②采用内阁制的国家,其政府首脑一般是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其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出并任命。
(2)政府与议会的政党关系不同
①总统制下,总统所领导的党不一定在议会两院中成为多数党,总统也不能对议会实行绝对的政治联盟,它对本党议员不能进行制裁;
②采用内阁制的国家,内阁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执政党的政策总是能得到本党议员的支持。政党领袖既能控制内阁又能控制议会。
(3)政府对议会的责任不同
①采用总统制的国家,总统由选民选出,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只对选民负责。国会和政府彼此分立,各有宪法规定的任期,各司其职。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但选民不能罢免总统。国会无权将总统免职,除非众议院因总统犯罪而对他提出弹劾,并经参议院审判定罪;
②采用内阁制的国家,内阁掌握行政大权,制定一切内外政策并向议会负责,它有责任答复议员的咨询,解释政府的政策。
(4)议会有无不信任投票权不同
①在总统制的国家,议会除拥有弹勃权外,不能以不信任案的方式迫使总统辞职。弹幼是对总统违法犯罪的审查和追究,并不涉及政府政策的正确与否;
②在内阁制下,议会对于政府有不信任投票权。如果反对党对政府提出小信任案并且获得通过,政府必须下习。
(5)有无解散议会权力不同
①在总统制下,总统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但作为对立法机构的控制手段,总统有权对议案行使否决权;
②在内阁制下,内阁可以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6)元首发布命令是台必须副署小同
①总统制下,总统是多种角色的领袖一国家元首、党的领袖、武装部队总司令、政府首脑和要的立法创始人。同时,他体现着国家的力量和权威。因此,总统发布命令不必经过副署,总统的决
定由总统自己负责;
②内阁制下,国家元首在履行宪法规定的职责时,必须有首相或部长、大臣副署,才能有法律效力。首相、部长、大臣对自己的副署行为必须从两个方面直接向国会负责: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负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对政策问题代表元首负政治责任。
(7)政府决定政策的方式不同
①在总统制下,内阁成员都是总统的下属,政府的政策由总统决定;
②在内阁制下,政府决策由内阁会议决定。
(8)议员能否兼任政府阁员不同
①在总统制下的国会议员不可兼任政府的阁员,内阁成员也不得出席议会会议;
②在内阁制下,议员可兼任内阁的阁员,政府可以直接向议会提出议案。
2. 简述国家权力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案】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1)国家权力的产生
国家权力的产生是由于社会成份的复杂化,社会关系的非均衡状态,使得人们为了获得利益和生存资源而引发的阶级矛盾和冲突日益频繁和激烈。原来的以血缘为纽带,依靠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来维系,并以习俗为主要调整手段的社会整合机制已不足以建立起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了防止社会由于内部矛盾和冲突的不断激化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毁灭,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通过集中化的、常设的、专门的机构来行使,它的作用在于缓和社会冲突,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以国家为表现形式的公共权力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的。它是社会公共职能独立化,社会内部分裂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结果。
(2)与其他权力相比,国家权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强制力的垄断性。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有组织的暴力。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存在。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权力就垄断了有组织地、系统地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再允许任何其他形式的暴力组织的合法存在。国家权力与原始社会的权力的区别主要不在于是否具有强制性,而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是强制力的垄断。
②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即不仅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也要在国家权力的约束之下。
③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即在社会各种类型的权力中,国家权力的效用最高; 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即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主权,实际上也就不成为独立的国家。所以,一个国家的主权是不容侵犯的,侵犯和破坏一个国家的主权,就是危及这个国家的生存。
3.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主要在哪两个层面上影响国家的政策?
【答案】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影响国家的政策:
(1)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大都具有理想主义倾向,因而它会自动地具有对现实政治的评价功能,并根据这种评价去影响现实政治。宗教经常会通过影响政府立法的方式来维护传统的道德,如许多国家长期就有关堕胎、安乐死、废除死刑等问题的立法争吵不休,就与宗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2)宗教组织作为重要的利益集团,有其自身广泛的现实利益,因此它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府的政策。如美国主要教派都在华盛顿建立了公共事务机构,组成员外活动集团,向国会和政府施加压力。他们常委派专人游说政府,与议员私下会谈,阻挠和支持某些法案的通过。许多宗教团体都有自己在国会中的代理人,他们会经常就政治问题和国家政策经常向教会人士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4.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
【答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和政治是严格分离的,宗教是私人生活中的自我选择。
(2)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宗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用“左”的办法来对待宗教问题。认为这种“左”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同宗教的斗争,而且只会刺激信教群众的感情,加强他们的信仰。
(3)在国家中彻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人都有充分自由信仰任何宗教,也有自由不承认任何宗教。在公民中间,完全不允许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权利不一样的现象。
(4)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无神论宣传。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保持自己世界观的纯洁性,还要逐步提高劳动群众对宗教的科学认识,逐步使劳动群众从宗教偏见中解放出来。为此必须进行无神论宣传,向群众说明宗教存在的根源。但是,无神论宣传要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不能严重地伤害宗教界人士的情感和利益。
5. 分析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异同点。
【答案】政治统治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双重驱使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建构政治权力主体对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关系,予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的一种行为。
政治管理是政治行为主体在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双重驱使下为了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共同利益要求,承担社会公共职能,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的行为。
(1)它们的相同点体现在
①行为主体相同。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内,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主体都是由这一共同的政治权威主体来完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