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8新闻理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4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媒介审判

【答案】媒介审判(trialbymedia ),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又称“报刊裁判”Ctrialbynewspaper )。它的历史沿革是西方国家的法律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大众传媒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

2. 新闻的主体

【答案】新闻的主体是新闻的躯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内容比导语更详尽、充实,篇幅比导语长些,是“新闻的展开部分”。新闻主体的功能是解释或深化导语,补充新的内容。写主体时要注意主干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3. 社交媒体

【答案】社交媒体(SocialMedia ),又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如果网络不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社交媒体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失去了根基。如果没有技术支撑那么多的互动模式,那么多互动的产品,网民的需求只能被压制无法释放。如果开发者没有意识到网民对于互动的、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也不会催生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技术。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

4. 新闻自由

【答案】“出版自由”口号最早由英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约翰·密尔顿提出。1642年,在资产阶级专政制度确立的背景下,密尔顿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它的基本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人民有知的权利和知的自由,应向人民提供事实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