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作品的形式

【答案】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艺术作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 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2. 格调

【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3. 感悟

【答案】感悟的含义是因有所感触而领悟或醒悟。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由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突然激发出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和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或渐渐领悟,或瞬间开悟,它可以使人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感悟的产生,看似是因偶然触发而在无意识中创造性发生,实际是建立在艺术家长期艰苦思考的基础之上。

4. 艺术美

【答案】艺术美是指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艺术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的美,而且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心灵的美。艺术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情形象。

5. 柏拉图

【答案】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生于雅典的大贵族家庭,生活在古希腊文明由盛至衰的转折时代,青年时代就学于苏格拉底,曾在雅典开辟了一个学园,专门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从事学术活动。柏拉图一生密切关注政治,“改造社会”始终是他思考的重心。他以“理念

论”为中心,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柏拉图一生完成著作40多部,大多以对话的方式讨论哲学、美学、伦理、逻辑、政治等问题。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大希庇阿斯》、《斐德若》等著作中。

6. 艺术史

【答案】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①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②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

7. “师造化”理论

【答案】“师造化”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强调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论代表。它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如隋代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师造化”理论在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8. 语言艺术

【答案】语言艺术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为语言艺术。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艺术鉴赏中的共鸣?

【答案】(1)共鸣的内涵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是艺术鉴赏高潮阶段产生的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是指读者、观众、听众等鉴赏主体与艺术作品之间在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应、融会相通,产生大致相仿的情感。这时,鉴赏者的主观世界由于充分感受和领悟,而与艺术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并以艺术作品为中介而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形成深层审美沟通。

(2)共鸣的分类

艺术鉴赏中的共鸣一般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①鉴赏主体在鉴赏艺术作品时,被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以及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有时甚至达到主客体融合为一、物我两忘的境地;

②另一种共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在某些方面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波动与思想感情。第二种共鸣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强烈的程度远不如前者,但范围极广,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界限。

(3)共鸣是十分复杂的美学问题

共鸣作为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其中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有些“阳春白雪”之作,由于受制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导致曲高和寡; 也有一些作品,虽然思想艺术层次不高,但因在某方面契合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可能在一定的读者范围内引起共鸣。

10.简述艺术的主要功能。

【答案】艺术的主要功能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

(1)认识功能

认识功能是指欣赏者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认识真理。

(2)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同时,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培养人们美好的道德情操。艺术的教育不是概念的说教,而是与生动的艺术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对人们进行潜在的感化。艺术的教育功能在不同的艺术种类和形态中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指艺术能够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人产生美的享受与感动。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实际巨都包含着审美的作用,艺术要首先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使人获得美的感动,在这个前提下发挥其他认知、教育等功育旨。

11.灵感有什么特征? 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艺术灵感的顿悟正好就是艺术家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揭示产生灵感的条件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灵感的特征

灵感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突破性、亢奋性、易逝性。其情思超常明晰和敏锐; 其情态如迷如狂,如醉如痴; 其效果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往往富有独一无二的个别性,形成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

(1) 灵感产生的条件

①艺术心理定势

艺术心理定势包括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审美观、科学文化知识信息量、社会生活经验信息量、创作经验信息量、艺术个性心理强度等诸要素的有机组合。这些既定的基本要素由于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反复运用,都己经熟练到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的程度,而且它们都围绕着艺术创作的需要而彼此互为前提条件,互相渗透、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心理系统。

②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