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25管理科学综合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控制

【答案】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管理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的过程; 或者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计划,调整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

2.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1)古典决策理论的概念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日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 流动比率

【答案】流动比率又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CapitalRatio )或真实比率(RealRatio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一流动资产令流动负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 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

4.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答案】(1)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概念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管理者在选择了某方案后,如果将来发生的自然状态表明其他方案的收益更大,那么他(或她)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其最终选择的是后悔值最小的方案。在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概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决策目标是避免较大的机会

损失。

(2)最小最大后悔值法的步骤

①计算每个方案在每种情况下的后悔值,后悔值一该情况下的各方案中的最大收益一该方案在该情况下的收益;

②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

③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

5. 矩阵组织、企业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答案】(1)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定义矩阵型结构又称规划一目标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或项目、服务等)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矩阵,是同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产品或项日小组的工作的一种结构。当组织面临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组织目标需要同时反映技术和产品双重要求时,矩阵型结构应该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矩阵制的优点

①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②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3)矩阵制的缺点

①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

②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

二、简答题

6. 产品的质量越高越好吗? 企业确定产品质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1)产品的质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具体原因包括:

①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需以支付增量成本为代价。而产品质量完善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即随着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成本增长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从最初增长的速度}h}于质量的改善到逐步超越后者。

②对企业来说,为了完全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必然希望将与产品质量提高相关的技术创新与组织费用全部计人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价格,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又不愿为此支付更多的费用。因此在确定生产成本和质量水平的产品时,企业要有“合理质量”的概念,要注意质量水平与生产成本的最佳组合。

虑由于质量主要指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及其完善程度,所以企业在确定其质量日标时要考虑下述因素:

①消费者希望得到的功能,除基本功能外,还要求得到何种辅助功能。

②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差异的辨识能力,如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感受到不同产品的功能差异,那么就可能不愿为功能更完善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③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的成本,是否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大致相同。换句话说,产品质量发送的经济效益如何。

7. 国际化经营要受到哪些环境要素的影响?

【答案】国际化经营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政治与法律环境。世界上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这些制度涉及投资行为的难易程度及其安全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因而是

跨国公司管理者决定投资选址的重要评价因素。政治与法律因素包括:①国家政治体制; ②政治的稳定性; ③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④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⑤法律环境。

(2)经济和技术环境。经济因素是影响跨国投资的直接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市场是否成熟,对跨国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因素包括:①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②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③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 ④科技发展水平; ⑤社会基础设施。

(3)文化环境。是指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带有习惯性。

(4)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是指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三、论述题

8. 谈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

【答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管理是一组管理决策和行动,它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绩效。战略管理包括几乎所有的基本管理职能,也就是说组织的战略必须涉及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2)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公司在其市场领域中的位置,成功地同其他对手进行竞争,满足顾客的需求,获得良好的公司业绩。成功的企业有共性也具有其特性,共性是完整的企业文化,系统的企业制度; 特性是每一企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管理决策。

(3)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 ②分析环境; ③发现机会和威胁; ④分析组织的资源; ⑤识别优势和劣势; ⑥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⑦制定战略; ⑧实施战略; ⑨评价结果。

(4)战略管理的特点

①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管理的是企业的总体活动,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虽然这种管理也包括企业的局部活动,但是这些局部活动是作为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在战略管理中出现的。因此战略管理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②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战略决策涉及一个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虽然它也需要企业上、下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但企业的最高层管理人员介入战略决策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由于他们能够统观企业全局,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对战略实施所需资源进行分配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