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是() 支气管感染。 红细胞增多。 肺小动脉痉挛。 血液黏稠度增加。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女,36岁。查体发现甲状腺Ⅱ度肿大、质地中等硬度、表面不光滑、无触痛、颈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患者无心慌、怕热、多汗、易饿等症状,也无怕冷、便秘、体重增加等表现,血检T3、T4及TSH正常,TPO-Ab及TG-Ab显著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甲状腺癌。 亚急性甲状腺炎。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是培训目的的具体化和培训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水平标准. 培训需求。 培训计划。 培训目标。 培训要求。
女,52岁,乏力怕冷便秘伴声音嘶哑1年,体重增加8kg,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拟用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最适宜的起始剂量为() 125μg。 100μg。 75μg。 50μg。 25μg。
男性,60岁,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本次因心绞痛住院,入院后测血压160/95mmHg,2次随机血糖>11.1mmol/L,LDL为3.4mmol/L,入院后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治疗,患者出院后必须采取的防治措施,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栓形成。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源性猝死,对糖尿病患者同样有效。 他汀类药物需要长期应用。 血压必须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由于患者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需要加强剧烈运动,使血糖、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
男性,49岁,晚上饱餐饮酒后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半小时不缓解,伴出汗、恶心、呕吐来诊。首先采用的诊断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