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整形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强化练习题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38岁,车祸伤致右胫骨中1/3处,骨外露10cm×2cm大小,创周组织轻微红肿,无明显脓性分泌物,触痛不明显,观察右下肢自膝关节始广泛瘢痕组织,小腿较健侧萎缩明显,现为伤后8个月。急症行皮瓣探查术,术中见吻合的一条静脉栓塞,剪除吻合口重新吻合后皮瓣颜色很快好转,术后需要常规做的包括以下哪几项()。

A . A.适当抬高患肢
B . 适当下垂患肢
C . 全身应用抗凝扩血管药物
D . 术区加压包扎利于静脉回流防止皮瓣外露造成感染
E . 术区固定牢靠,皮瓣不能受压,外露利于观察

男性,30岁。高处坠落造成腰椎骨折致截瘫1年。因长期卧床发生骶尾部及大腿褥疮。查体:精神较差,消瘦,贫血貌。骶尾部溃疡创面呈椭圆形,面积9cm×6cm大小,溃烂状,基底为肉芽创面,渗出物较多,骶骨部分骨质外露,创周皮肤发暗变硬。左大腿股骨大转子处有一3cm×3cm溃疡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渗出物不多。术后第2天,检查发现皮瓣局部颜色发暗,淤血肿胀明显,皮瓣下有较多血凝块。此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拆除远端部分缝线,清除皮瓣下积血B.清创并行游离皮肤移植。 再行其他皮瓣转移。 远红外线治疗。 高压氧。 如淤血不能改善,将皮瓣放回原位。 男性,30岁。高处坠落造成腰椎骨折致截瘫1年。因长期卧床发生骶尾部及大腿褥疮。查体:精神较差,消瘦,贫血貌。骶尾部溃疡创面呈椭圆形,面积9cm×6cm大小,溃烂状,基底为肉芽创面,渗出物较多,骶骨部分骨质外露,创周皮肤发暗变硬。左大腿股骨大转子处有一3cm×3cm溃疡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渗出物不多。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是()。 A.双下肢制动。 观察皮瓣血运。 应用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药物。 局部引流。 加强抗感染。 继续全身支持治疗。 患者,男性,38岁,车祸伤致右胫骨中1/3处,骨外露10cm×2cm大小,创周组织轻微红肿,无明显脓性分泌物,触痛不明显,观察右下肢自膝关节始广泛瘢痕组织,小腿较健侧萎缩明显,现为伤后8个月。间断换药处理后行局部清创游离对侧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第2天见皮瓣张力高,紫红色,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小于2秒。现在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吻合的动脉出现栓塞或不畅。 吻合的静脉出现栓塞或不畅。 吻合的动静脉都出现了问题。 正常水肿所致。 以上都有可能。 患者,女性,45岁,下睑袋形成影响美观10余年,观察见双下睑"袋状"突起存在,皮肤松弛纹理明显。患者选择皮肤径路法去除部分松弛下睑皮肤,术后6天拆线见下睑外翻,部分睑结膜外露,下列做法哪些可取()。 A.选择皮肤径路法去皮时应充分估计站立位与卧位区别,避免多去皮。 抓紧行下睑外翻矫正植皮手术。 嘱患者注意保护外露结膜,不要急于手术处理。 适当加强下睑皮肤按摩,轻度外翻可以慢慢恢复。 在确定去皮量时一定要在坐位或站位情况下仔细衡量,保守操作。 男,32岁,车祸致胸椎骨折后截瘫1年,形成3个压疮,双骶髂关节外露各形成创面约20cm×10cm,骶尾部形成创面10cm×5cm,未见明显骨外露,入院见病人重度贫血貌,化验检查见血红蛋白5g/L。经间断换药处理后创面坏死组织脱落,脓性分泌物减少,给予输血等治疗血红蛋白11g/L,行皮瓣转移术,术后处理正确的是()。 A.继续给予血浆红细胞等输注支持治疗。 俯卧。 加强翻身。 按摩受压部位。 术区适当加压。 患者,男性,38岁,车祸伤致右胫骨中1/3处,骨外露10cm×2cm大小,创周组织轻微红肿,无明显脓性分泌物,触痛不明显,观察右下肢自膝关节始广泛瘢痕组织,小腿较健侧萎缩明显,现为伤后8个月。急症行皮瓣探查术,术中见吻合的一条静脉栓塞,剪除吻合口重新吻合后皮瓣颜色很快好转,术后需要常规做的包括以下哪几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