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2,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公共物品

【答案】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纯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

2. 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答案】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以下配套措施:

(1)优化应纳税所得额扣除规定

①进一步完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不征税收入的表述;

②明确工薪扣除标准;

a. 制订与新税法相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以便操作规范并准确把握政策;

b. 对工薪“合理性”制订量化指标;

c. 对“职工”构成的要件进行限定,以增加纳税人造假的成本和风险责任;

③弥合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明确福利费扣除衔接方法;

④进一步明确原税制下几个税前扣除项目的过渡衔接问题;

(2)加紧制订优惠政策享受条件及审批制度

①加快与新税法优惠配套的相关政策的出台;

a. 尽快明确原有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b. 区分轻重缓急,尽快出台相关优惠判定标准,以便于基层在操作时有章可循。

②明确税收优惠审批制度;

③增设《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3)加强新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①限定核定征收纳税人的范围;

②细化企业清算所得税征管。

3. 你认为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仅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说法是否成立?

【答案】不成立。具体分析如下:

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是指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所服务的社会范畴和组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在计划经济中也有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的存在。

4. 你是否能够举出更多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 为什么说它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答案】(1)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2)他们的活动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将会涉及公共选择等公共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的问题,提供的服务将会影响社会福利,所以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5. 自2008年1月1日起,江苏省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对占用、使用环境资源的实行收费,对破坏环境资源的实行补偿。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请结合科斯定理予以说明。

【答案】(1)1960年科斯在他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指出: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针对“外部性”问题,谁补偿谁并不重要,只要产权清晰,交易费用为零,相关各方之间的讨价还价总是可以得到最有效的结果。

(2)科斯定理说明了如果没有交易费用或者交易费用很小,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外部性或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现实中,交易费用并不为零,产权的界定也不一定清晰,科斯定理也就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对负外部性的一方课税,对正外部性的一方进行补偿,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此例中,遭受污染损害的周围群众想要恢复环境不可能没有交易费用,想让企业和群众自己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是不大可能的。环境资源的使用权限不明确造成了外部性。企业生产除了它们自己的“私人成本”,还要使用环境资源,但企业并无权使用并污染环境,它必须为“污染权”付费。所以政府要将外部性内部化,对污染企业收费或者让资源使用者修复环境资源是合理的。

三、论述题

6. 你是如何看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这一事件的? 则政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国有资产管理上是否有冲突? 另外,你认为有没有必要单独成立国有金融资产监管委员会?

【答案】(1)对国资委成立的看法

①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的,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国务院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根据党中央决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党委,履行党中央规定的职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范围是中央所属企业的国有资产。

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国资委)的成立,是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监管的重要举措。从财政的公共化角度来看,同样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机构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是因为通常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收支与国有资产监管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致。

(2)财政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国有资产管理卜存在冲突

财政部和国资委冲突的焦点主要是:争夺人事权和争夺资产管理权。如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评论,“基于部门权力与利益的改革不是真改革,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到政治的高度。”

(3)没有必要单独成立国有金融资产监管委员会。可采用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即财政部为所有权代表(股东),由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职业经理人),国有资产监管委员会监督(监事),共同管理国有金融资产,防止部门利益条块分割。

7. 中国目前是否应当开征遗产税? 开征遗产税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如果开征的话,你认为起征点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答案】(1)中国目前应当开征遗产税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促进社会公平

若不课征遗产税,则可能无法遏制财产在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趋势,这将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出于社会公平考虑,需要课征遗产税。

②激励作用

遗产使继承人不劳而获,增益其财富,遗产税可能使潜在的继承人更多地工作。同时,遗产税也会为社会上的个人创造更多的平等机会。

③健全税制作用

部分财产项目难以查实或小参加货币交易,使得无论是所得税还是流转税,都无法对这部分财产和交易课税。这部分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少交的税款,在财产所有者死亡时课征的遗产税,就能够补征上来,起到健全税制的作用。

④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遗产税制规定,遗产所有者或继承人若将财产捐赠给公共团体、学校、慈善机构等,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