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学位]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素
【答案】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由音素构成,如“刊(kan )”它可以划分出“k , a , n ”三个音素。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素是具体存在的物理现象。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2.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3. 平分阴阳
【答案】平分阴阳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中古的平声调类字,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派入阴平、阳平两个调类。平分阴阳是中古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的过程中,在声调方面的三个主要变化之一。比如说现代汉语中的阴平“诗、超”和阳平“时、人”在古代都属于平声。
4.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5.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
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6. 义项
【答案】义项是指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它原是辞书中的术语,这里借用来表示相应的语义单位。有的词只有一个义项,有的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一个词几个义项,各个义项只出现在自己的语境中,每个具体语境只有一个义项适用,别的义项不适用,因此它们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前者是基本的、常用的义项; 后者是由基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转义主要是通过引申和比喻两种方法产生的。
7. 调值
【答案】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由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值有两个语音特点:一是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 二是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描写调值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8. 入声韵
【答案】入声韵是指以塞音作韵尾的韵类,它是古代汉语中韵母的一大类。入声韵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中古入声韵中,屋沃烛、觉、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等韵以[-k]收尾; 质术栉物迄没给、月易末瞎黯屑薛等韵以[-t]收尾; 缉、合盒叶帖治押业乏等韵以[-p]收尾。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已不复存在,但在汉语的一些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中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9. 通感
【答案】通感是汉语修辞格的一种。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互相补充、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也就是说,通感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也会出现相互沟通与补充交错,以此来更好的欣赏文学艺术作品。
10.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二、分析题
11.双宾语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式,请回答什么是双宾语句? 并以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为例说明构成双宾语句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双宾语句的含义
双宾语句又称双宾式、双宾句,是指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既涉及人又涉及物,因而带了两个宾语,而两个宾语间又没有结构关系的句子。例如“王老师教我们英语”、“他送你两本书”。离动词近的宾语一般指人,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如上例中的“我们”、“你”; 离动词远的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称作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如上例中的“英语”、“两本书”。
(2)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
英语双宾语句中只有给予义,汉语的相应语句中有给予义和取得义。
汉语的双宾语句中除了存在给予义构式外,还存在取得义构式。此构式典型地指称如下这一事件: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是一种将受事传入的行为,涉事因此而受到损失。
英语的双宾语句表不一个构式,其构式义为“给予”,可以定义为:施事有意识地行动,动作是一种传出受事行为,涉事因此而获得利益。
因此,从汉语和英语双宾语句可知,构成双宾语句最重要的条件是其动词只限于“授与”义、“教示”义的几类动词,或者是在特定语境中可作如此解释的动词,否则,不能带有双宾语。
12.分析下列句中“是”的词性和意义。
(1)我是昨天通知他的。
(2)天安门广场是花的海洋。
(3)他是有点儿笨。
【答案】(1)该句“是”是助词,表示强调“通知他”的时间是“昨天”。
(2)该句“是”是系动词,突出天安门广场上花的多。
(3)该句“是”是助词,表示承认“有点儿笨”的事实。
13.辨析下面的同义词
商量/商榷 截止/截至
【答案】(1)商量/商榷
①联系
商量和商榷都有表达与人交换意见,共同作出决定之义。
②区别
商量是指估计,估量、交换意见。即指在某件事情上还有重新调整和协商的可能,是有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柔和,具有强调平等处理事件的含义。是一般的普通的具体的事情。
商榷,是商讨,商量的意思,比较正式和书面的语言,具有肯定某件事情或是直接否定某件事情的委婉表述。是没有多大变化的空间的。词义较为坚决、果断。多是重大的、较为复杂的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