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712汉语理论基础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偏义复词
【答案】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
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2.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3.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英语的[P]
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
二、简答题
5. “对老板的意见”有歧义吗? 为什么?
【答案】有歧义。这是由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划分不同而引起歧义。
(1)
短语整体为定中结构,句义为:“对老板有意见”。
(2)
短语整体为介宾结构,可理解为:“对由老板提出来的意见”
6. 完成下面义素分析的矩阵图。(有某义素的用“+”标记,没有的用“-”)
【答案】
7.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词的语法功能
①主要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②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2)词的形态词的形态可分两种:
①构形形态;
②构词形态。
(3)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8. 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
夸大——夸张 持续——继续
鼓励——怂恿 商量——商榷
周密——严密——精密
铲除——拔除——根除
【答案】(1)夸大——夸张
相同点:都表示“言过其辞”的意思。
不同点:
①词汇意义方面
a. 理性义:“夸大”含有故意不实事求是,把事情往大的方面说的意思; “夸张”通常指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或创作中启发想象突出某些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b. 色彩义:“夸大”是贬义词; “夸张”是中性词。
②语法意义方面:“夸大”可带宾语; “夸张”一般不带宾语。
(2)持续——继续
相同点:都表示“延续不断”的意思。
不同点:
①词汇意义方面
理性义:“持续”含有整个过程一直没有终端的意思; “继续”含有前后接起来的意思。 ②语法意义方面:“继续”能做名词用,表示跟某事有联系关系的另一件事。
(3)鼓励——怂恿
相同点:都有“鼓动、促使别人干什么”的意思。
不同点:词汇意义方面
色彩义:“鼓动”是褒义词; “怂恿”是贬义词。
(4)商量——商榷
相同点:都表示“交换意见”的意思。都能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是动词。
不同点:
①词汇意义方面
a. 理性义:“商量”着重指对有不同看法,欠缺错误的意见观点提出讨论; “商榷”指一般的协商讨论。“商榷”多用于意见观点; “商量”除用于意见观点外,广泛用于解决各种问题。
b. 色彩义:“商量”多用于口语; “商榷”要庄重些,多用于书面语。
②语法意义方面:“商量”可带表动作时间的词语。例如,商量了一会儿。但不能说“商榷了一会儿”; “商量”能做“有”的宾语,“商榷”不能。
(5)周密——严密——精密
相同点:都表示“细密,没有漏洞”的意思。
不同点:“周密”指周到而细密,主要形容计划等; “严密”指事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形容结构; “精密”指精确细密,形容仪器、机械。
三者所形容对象小同
(6)铲除——拔除——根除
相同点:都表示“除掉某种有害东西”的意思,都是动词。
不同点:“铲除”指连根除去,消灭干净,语义较重; “拔除”指拔掉,除去,语义较轻; “根除”指彻底铲除,语义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