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连翘种子油经皮给药纳米乳的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连翘种子油纳米乳,皮肤刺激性,药效学,透皮性能

  摘要


摘 要
连翘Forsythia susensa(Thunb.)Vahl属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药用其果壳,可用于丹毒、瘰疬、斑疹、痈疽疮疖等症的治疗,被誉为“疮家之圣药”,种子多废弃不用或被产地农民作为燃料使用,据文献报道,连翘种子约占果实重的40~45%,种子中脂肪油含量约为33%,挥发油含量在4%以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翘种子油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挥发性,采用通常的口服给药形式,难以下咽,且药物本身易受到胃肠道酶、消化液的影响。经皮给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具有减少药物刺激性和降低毒性的优点,但传统的经皮给药制剂往往透皮吸收能力差,影响药物药效的发挥。纳米乳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载体,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皮肤刺激性、增加靶向性、提高透皮吸收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降低连翘种子油的刺激性,提高其药效,本论文以纳米乳作为经皮给药的载体,通过绘制三元相图,筛选最佳处方,制备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并对其皮肤刺激性、药效学、β-蒎烯含量及透皮吸收性能进行了比较和测定,结果如下:
1.通过溶解度试验、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配方;通过考察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折光率、加速、光照、高温及低温试验对处方进行体外评价。结果发现,连翘种子油纳米乳最佳处方为连翘种子油,Tween-80,无水乙醇,三者比例2:7:1,其有效粒径为76.5nm,Zeta电位为-22.98mv,稳定性良好。
2.采用家兔同体自身左右对比的方法,通过单次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考察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对皮肤的刺激程度。结果发现,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对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值为0,对皮肤没有刺激性。
3.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为炎症模型、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为疼痛模型,比较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和连翘种子油的抗炎、镇痛效果。结果发现,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对小鼠的耳肿胀抑制率为82.33%,与连翘种子油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对小鼠的疼痛抑制率为51.76%,与连翘种子油相比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比较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和连翘种子油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优于连翘种子油。
5.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中β-蒎烯的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P-5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u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以1℃·min-1升至50℃,保持1min,再以5℃·min-1升至70℃,保持1min,最后以20℃·min-1升至205℃,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FID检测器;载气:N2,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含量。结果测得连翘种子油纳米乳中β-蒎烯平均含量为111.98 mg/g。
6.利用TT-6型透皮吸收仪,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模型,气相色谱法测定β-蒎烯含量,比较了连翘种子油纳米乳和连翘种子油普通乳剂的体外透皮吸收能力。结果发现:在相同时间点,连翘种子油纳米乳的累积渗透量均高于连翘种子油普通乳剂的累积渗透量,说明制成纳米乳后,提高了其透皮吸收能力。
本研究制备的连翘种子油纳米乳,性质稳定,无刺激性,药效显著,透皮吸收能力强,为连翘种子油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关键词:连翘种子油纳米乳,皮肤刺激性,药效学,透皮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