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855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 收入水平
B. 利率水平
C 价格水平
D. 进出口差额
【答案】B
【解析】资本会流向利率高的国家,一般情况下,净资本流出可表示为本国利率r 与国外利率r w 之差的函数,即。各国间利率水平的差异是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2. 在IS-LM 模型中,IS 曲线上每一点所对应的是( )。
A. 产品市场均衡
B. 货币市场均衡
C. 劳动市场均衡
D. 国际收支均衡
【答案】A
【解析】IS 曲线指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点的轨迹。当产品市场实现供求均衡时,有投资等于储蓄,即1=S,因而称为IS 曲线。
3.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答案】C
【解析】增加政府支出将直接刺激总需求,从而扩张国民收入; 减少税收意味着增加私人和企业的收入,刺激‘自们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也能扩张国民收入; 增加转移支付会增加居民消费,进而增加国民收入水平。所以这一者都是增加国民收入水平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4. 假设一个经济的生产技术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劳动与资本所得各占总收入的1/2,而且A=1如果劳动力增长率为n=0.06,折旧率d=0.04,储蓄率、=0.2,那么,在稳态下,资本一劳动比率为( )
A.0.5
B.1
C.2
D.4
【答案】D
【解析】由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所以由题知生产函数为
均生产函数为,两边同除以L 得,当经济达到稳态时有其中分别为K , L 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其中K/L即为资本一劳动比,则人,代入数据解得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4,也即稳态时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为k=K/L=4。
5. 下列哪个理论主要解释了名义工资茹性? ( )
A. 效率工资理论
B. 隐形合
C. 长期工资合同理论同理论
D. 局内人一局外人理论
【答案】C
【解析】新凯恩斯主义主要用长期工资合同理论来解释名义工资粘性,由于长期工资合同的
存在,限制了工资和价格的灵活性,使得名义工资变动滞后或变动缓慢,因而使得名义工资粘性。
6. 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滞胀,滞胀是指( )。
A 实际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同时提高
B. 实际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同时降低
C.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降低
D. 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增加
【答案】C
【解析】滞涨是指经济停滞和高通货膨胀率并存的经济现象,其表现为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总产出和就业率的降低。
7. 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是下列哪种情形下的结论?
A. 固定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B. 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流动
C. 浮动汇率制下,并且资本完全不流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A
【解析】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可知,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且资本完全流动,则货币政策
无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且资本完全流动,则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8.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 曲线上的一点( )
A. 沿原LM 曲线向上方移动
B. 沿原LM 曲线向下方移动
C. 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 曲线上
D. 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 曲线上
【答案】D
【解析】LM 曲线为。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总水平上升时将导致LM 曲线的左移。
9. 封闭经济中,政府只征收总量税,且将新征税收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
A. 该经济的GDP 增加100亿美元
B. 该经济GDP 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数
C.GDP 保持不变,因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增加额
D. 不能判断GDP 增加程度
【答案】A
【解析】平衡预算乘数理论表明,当政府将新征税收全部用于政府支出时,则国民收入增加量等于新征税收。
10.下列说法中哪一项关于预算约束的陈述是错误的? ( )
A 第一期的消费增加,第二期的消费必然也增加,以使消费者在两期的满足程度相同
B. 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C. 第一期消费的减幅越大,为使消费者效用保持不变,需要增加的第二期消费减少
D. 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相比,消费者偏好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
【答案】A
【解析】根据费雪模型可知,, 在收入现值不变的情况下, 第一期的消费增加,第二期的消费必然减少。
11.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少自主性净税收,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
B. 国民收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