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在立方晶胞中画出【答案】

和(111)以及[111]和[201]的图示,并说明其意义。

和(111)表示晶面,[111]和[201]表示晶向,如图所示。

2. 分析M 点的析晶路程(表明液、固相组成点的变化,并在液相变化的路径中注明各阶段的相变化和自由度数)。 【答案】液相:

固相:

3. 何谓塑料?何谓橡胶?两者在室温时的力学性能有何显著差别? 【答案】塑料是指室温下处于玻璃态的高分子材料。 橡胶是指室温下处于高弹态的高分子材料。

室温下,塑料的硬度较高,但其脆性较大,容易脆性断裂,弹性较低;橡胶的硬度较低,但脆性较小,不易断裂,弹性较高容易发生弹性变形。

4. 画出铁碳相图,标明相图中各特征点的温度与成分,写出相图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的表达式。

【答案】(1)铁碳相图如图。

(2)包晶反应:共晶反应:

共析反应:

5. 判断下列物质的主要结合键

*离子键的相对比值可参考公式:

式中,

分别为A 、B 元素的电负性。以下为相关元素的电负性值:

【答案】

6. 结晶、重结晶和再结晶三者在概念上有何区别? 【答案】结晶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晶体固态的相变过程。

重结晶是指在固态情况下,物质由一种结构转变成另一种结构,即同素异构反应。

再结晶是将冷压力加工以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变形的组织中重新产生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性能恢复到冷加工前的软化状态的过程。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结晶发生相变,重结晶发生固态相变过程,再结晶没有。但它们全部都有形核与核长大的过程。结晶发生的驱动力是液固两相的界面能差,重结晶的驱动力为新旧两相的自

由能差,而再结晶为储存能。再结晶后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和韧性提高,重结晶后材料的强度、塑性、韧性都会改善。

7. Fe-C-Mn 三元合金的液相面投影图如图所示。

图Fe-C-Mn 三元合金液相面投影图

(1)确定图中0合金的成分及熔点。

(2)写出图中a 、b 、c 、d 、e 和f 各点成分的液相参与的六个四相平衡反应的名称及反应式。 【答案】(1)0合金的成分为:0合金的熔点为:〜1425°C 。 (2)a 点:包晶反应,b 点:包共晶反应,c 点:包晶反应,d 点:包共晶反应,e 点:包共晶反应,

f 点:包共晶反应,

8. 画出A1-4.0%Cu合金在时效处理(≈130°C )中硬度随处理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解释原因。 【答案】(1)Cu-Al 合金在时效处理过程中硬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