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638生物化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泛紊)又称泛肽,是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故名泛素。泛素在真核细胞中的含量尤为丰富,负责标记待分解的蛋白质,介导其选择性降解。泛素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

2. 激活剂。 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激活剂是指所以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无机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另外还有对酶原起激活作用的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物质。

3. 生物膜。

【答案】生物膜是细胞内膜和质膜的总称。镶嵌有蛋白质的脂双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的作用。生物膜也是许多与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

4. 丝氨酸蛋白酶。

【答案】丝氨酸蛋白酶是指活性部位含有在催化期间起着亲核体作用的丝氨酸残基的蛋白酶。

5. 初级转录物(primarytranscripts )。

【答案】初级转录物是指基因转录的直接产物,一般没有功能,需要经历转炉后加工过程才能成为有功能的产物。

6. 冈崎片段

【答案】冈崎片段合成的一组新的短

为 是指在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从链的模板链个核苷酸残基。这些新的短片段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閃崎片段长度

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个核苷酸残基,

而原核生物的长度为

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冈崎片段的发现为

7. 脂肪酸的α-氧化。

生少一个C 的脂肪酸和

8. 镰刀形细胞贫血病(sickle-cell anemia)。 【答案】脂肪酸的α-氧化是直接以游离的脂肪酸为底物,在α-C 上氧化,每进行一次氧化产

【答案】病人的血红蛋白分子与正常人血红蛋白分子的主要差异在P 链上第6位氨基酸残基,

正常人为谷氨酸,病人则为缴氨酸。缬氨酸侧链与谷氨酸侧链的性质和在蛋白质分子结构形成中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导致病人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当红细胞脱氧时,这种镰刀状细胞明显增加。

二、单选题

9. 反应:

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反应速度大于②的反应速度

B. ②的反应速度大于①的反应速度

C. ①和②都不能自发进行

D. 从自由能释放情况,反应速度不能被测定

【答案】D

10.与密码子AUC 相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

A.UAG

B.TAG

C.GAU

D.GAT

【答案】C

11.形成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驱动力是( )。

A. 离子键

B. 疏水作用力

C. 二硫键

D. 氢键

【答案】B

【解析】细胞内新合成的蛋白质以很快的速度折叠成具有特定构象的活性分子。其结果形成了疏水基团在内部,亲水基团在表面的三级结构。

12.对于下列哪种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50%时

A. 不可逆抑制作用

B. 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

E.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对于非竞争性可逆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50%时

下列( )

1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 A.

B. 硫辛酸 C. D. E.

【答案】A

14.下述哪种情况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 )。 A.

B. 乙酰

C.

D. 能荷下降

【答案】D

15.若用电泳分离Gly-Lys 、Asp-Val 和Ala-His 三种二肽,在下列哪个

( ) A.

B.

C.

D.

E. 条件下电泳最为合适?比值升高 比值升高 比值升高

【答案】C

【解析】因在时,题中的三种二肽所带电荷差异最大。

16.将抗体固定在层析柱的载体,使抗原从流经此柱的蛋白质样品中分离出来,这技术属于( )。

A. 吸附层析

B. 离子交换层析

C. 分配层析

D. 亲和层析

E. 凝胶过滤

【答案】D

【解析】亲和层析是根据蛋白质能与特异的配体(ligand )相结合而设计的方法,例如抗原与抗体,酶与底物,激素与受体都能特异结合,形成蛋白质配体复合物。这种特异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并且是可逆的,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这复合物解离,然后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