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医科大学心血管医学研究所801生物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冈崎片段

【答案】冈崎片段合成的一组新的短为

是指在

不连续复制过程中,沿着后随从链的模板链

个核苷酸残基。这些新的短

片段

片段。其长度在真核与原核生物当中存在差别,真核生物的閃崎片段长度

复制的科恩伯格机理提供了依据。

个核苷酸残基,

而原核生物的长度为

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冈崎片段的发现为

2.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

脂蛋白极高密度脂蛋白 3.

氧化(Oxidation )

【答案】氧化是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

脂酸在远离梭基的烷基末端碳原子被氧化成轻基,再进一

步氧化而成为梭基,生成二羧酸的过程。

4.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 )与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 )。

【答案】核酸内切酶是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中能够水解核酸分子内磷酸二酯键的酶。核酸外切酶是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核苷酸的酶。

5. 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元件。

6. 环化核苷酸。

【答案】环化核苷酸,又称环核苷酸,

是指单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

形成酯键从

而形成的磷酸内酯的结构。

7. 维生素

【答案】维生素是机体所需要的微量有机化合物,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因而需要从膳食中获取,维生素通过衍生为辅酶和激素实现对代谢的调节。

第 2 页,共 40 页

【答案】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在DNA 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

8.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二、填空题

9. NADH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在_____之间;_____之间;_____之间。

【答案】NADH 和CoQ ; 细胞色素b 和细胞色素c ; 细胞色素

_____、_____、

10.测定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波长,一般在_____,主要由于蛋白质中存在着 _____残基侧链基团。

【答案】280nm ; Phe; Tyr; Trp

11.真核生物80S 核糖体是由_____S小亚基与_____S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的rRNA 组成有18S 、

5S ,5. 8S和_____S四种。组成原核生物核糖体的rRNA 有16S 、5S 和_____S三种。 【答案】4. 0; 60; 28; 23

12.-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辅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硫辛酸

13.维持蛋白质结构稳定的两种共价键为_____,非共价键为_____。

【答案】肽键和二硫键;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力、氢键、盐键等

【解析】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所谓弱的相互作用或称非共价键或次级键,包括氢键、范 德华力、疏水相互作用和盐键(离子键)。这些弱的相互作用也是维持核酸构象、生物膜结构的作用力,因此把 标题扩大为“维持生物系统结构的作用力”也不过分。此外共价二硫键在维持某些蛋白质的构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

a. 盐键b. 氢键C. 疏水作用力d. 范德华力e. 二硫键

第 3 页,共 40 页

14.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 来源于_____或_____,NADPH 来源于_____。

【答案】葡萄糖分解;脂肪酸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15.含有羟基的天然氨基酸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16.尿素分子中的一个N 来自于_____,另一个来自于_____。

【答案】

天冬氨酸

17.光合链上相当于细胞色素C 的是_____, 相当于CoQ 的是_____,相当于复合体Ⅲ的是_____。

【答案】质体蓝素;PQ ;

18.Arg 可以通过_____循环形成。

【答案】尿素

三、单选题

19.如果你不小心手臂被蜜蜂刺了一针,出现红肿现象,调节这种典型的发炎过程的激素属于( )。

A. 内分泌激素 B. 旁分泌激素 C. 自分泌激素 D. 内部分泌激素 E. 神经递质 【答案】B

20.以下哪种系统属于协同运输( )

A. 红细胞质膜上的阴离子通道 B. 质膜上的C. 大肠杆菌质膜上的【答案】C

21.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可经历泛酰化修饰,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是( )。

A.Gly B.Ala C.Lys D.Arg E. Gin

【答案】C

第 4 页,共 40 页

乳糖透性酶

D. 嗜盐菌质膜上的细菌视紫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