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816中国法制史和刑法学之《中国法制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覆案
【答案】“覆案”又称“覆治”、“覆考”,或单称“覆”,均指复审案件而言。覆案乃秦制,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的中央机关在接到不服判决的上书后,往往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复审。另外,朝廷还经常特派使者巡行地方,其主要职责便是“平冤狱”,即通过使者复审案件来平反冤狱。“覆案”制度对整顿当时的司法秩序还是能起一定积极作用的,故可称是一种善制。
2. 审刑院
【答案】审刑院是宋太宗时期为加强皇帝对司法的控制而增设的中央司法机关。审刑院实际上是代表皇帝加强对司法审判的控制,是加强皇权的表现。宋太宗设审刑院于宫中,大理寺权归审刑院,只书面断决地方上奏案,不再开庭审判。神宗兀丰时恢复大理寺职权。宋神宗时期,审刑院又侵夺了刑部对大辟之罪的复核权,直至兀丰改制后,刑部才又享有复核权。
3. “货”
【答案】“货”是秦代的主要的经济处罚刑,“货”是指秦代用经济制裁来惩治官吏的一般失职和人民的一般违法行为的独立刑种。它包括三种刑种:一种是纯罚金性质的“货甲”、“货盾”; _是“货戍”,即发往边地做戍卒:三是“货摇”即罚服劳役。“三公”:秦代的最高机构的设置。三公分别指:压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相总管全国行政事务,是皇帝之
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答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纲领性文件,于1911年12月3日通过。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以美国的国家制度为蓝本,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规定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这个大纲成为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具有某种临时宪法的性质。
5. 大元通制
【答案】《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颁布的,是将元代立国以来各种法律制度进行汇集整理形成的法典。其体例仿唐宋律,共二十篇。其内容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分为条格、断例、诏制和别类四大类。其中,条格为基本法律条文,是皇帝或门下省等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律文,既包括定罪量刑的刑事法规,也包括部门机构之间按照级别发布的行政命令; 断例是指判案的成例; 诏制类似于救令,是皇帝针对一时一事所颁布的法令文件,主要是对刑事案件进行具体审判的指示意见,经过反复适用部分上升为条格; 别类则是其他政制命令。《大元通制》并不是一朝所制定完成的,只是在英宗时完成而公布的。
6. 《开皇律》
【答案】《开皇律》是隋朝第一部法典。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以“律尚严密,故
人多陷罪”之由命苏威、牛弘等重修旧律。《开皇律》共12篇:一名例、二卫禁、三职制、四户婚、五厩库、六擅兴、七贼盗、八斗讼、九诈伪、十杂律、十一捕亡、十二断狱。封建刑律的十二篇体制最终确定下来,其后唐、宋、元、明、清相继承袭无大更改。《开皇律》确立了封建制五刑:答、杖、徒、流、死; 废除了连坐、车裂、袅首、鞭刑等; 续列“八议”、“十恶”,赎罪以铜代绢,有定数。《开皇律》是唐律的蓝本。
7. 公羊三世说
【答案】“公羊三世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春秋公羊传》说,孔子写《春秋》,“所见异辞,三世说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提出了“三世”说历史进化论。
它的基本思想是:①人类社会是变易和进化的。②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一一升平世一一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进而达到“太平大同”这一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③“三世”进化是和平的、循序渐进的,不能踉等。④这种“三世”进化之义,是孔子所规定的。
康有为的这一学说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论,也否定了历史循环论,在当时的社会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强调社会历史的和平渐进,反对革命突变,又极力神化孔子,因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后来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孙中山等人的批判。
8. 《资政新篇》
【答案】《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革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歼所著。其核心思想是健全太平天国的政权体制,加强国家与社会的法制化程度,并通过法律手段,推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贸易和生产。洪仁环认为,国家的强盛与衰弱和法律制度是否健全密切相关。他主张仿效英美的法律体系,使整个社会规范化、有序化。在此体系下,国家应建立正常的官民沟通机制,确立新闻官、确立官员民选制度。在经济上,洪仁歼主张学习西方,兴办实业,要发展铁路、公路、轮船,开办银行、矿业、实施专利制度、保险制度。虽然对太平天国来说,《资政新篇》提出的法治方针与经济政策是空想,但其在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论述题
9. 西周时代政治和法制中保留的那些原始民主性因素说明了什么?
【答案】《尚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珍有夏。……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民主”,就是人民的主人; 上天把天下人民和土地托付给了真命天子,他有义务当人民的救星,救斯民出水火,像父母养育子女一样“哺乳”人民,为人民谋幸福。这说明:
(1)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架封的亡国以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必须以前朝暴政亡国为教训,“敬天保民”,对天负责,爱护人民,实行仁德政治,保持政权的先进性。新政权必须“用保义民”、“用康保民”、“若保赤子”,要“怀保小民,惠鲜娜寡”,要“知稼墙之艰难”、“知小人之依”。“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要重视民心民意,“人无于水监,
当于民监”。具体落实到法制上,要“明德慎罚,不敢侮鳃寡”,要“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2)西周时代政治和法制的民主更多的是一种“民本”思想。民心向背决定着政治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因而主张重民、保民、恤民、养民,这就是民本思想的核心。民众的合力是一股可以决定统治者和国家社翟命运的巨大社会力量。
该民主与我们今天的民主有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①“民本”思想本质上是统治者为民做主,强调一种“臣民意识”; 而“现代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强调一种“公民意识”。
②民本主义强调的是整体秩序与稳定,其核心价值是一种“个人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主个人主义’,; 而现代民主弘扬个性,强调多元化,其核心价值在于“个人主义”。
③民本思想的本质是“礼治”,主张“列等级、名尊卑”; 而民主思想重视法治,强调人人平等。
10.为什么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工农劳苦大众愿望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答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作为党在革命时期制定的第一份宪法性文件,之所以称其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工农劳苦大众愿望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该法规定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
大纲第二条规定:“中华苏维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从而在宪法层面树立了工农劳苦大众的崇高政治地位。
(2)该法确定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大纲第三条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最高政权为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政务,发布一切法令和决议案。”通过该种政治形式,使得工农大众行使政治权利从可能变成了现实。
(3)该法维护了工农劳苦大众的基本权利
该法规定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者皆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时,保证工农劳苦民众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实行妇女解放,承认婚姻自由; 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
(4)确定以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作为工农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
大纲第一条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法(宪法)的任务,在于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中国的胜利。这一专政的目的,是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为此,第六条规定要颁布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法。第八条宣布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否认反革命政府的一切外债,帝国主义手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