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统计与测量(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分层随机抽样
【答案】分层随机抽样是抽样方式的一种。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层),再分别在每部分中随机抽样,这种抽样的方法称为分层随机抽样。总原则是:各层内的变异要小,层与层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总体己知的信息,其样本代表性及推论的精确性一般优于简单随机抽样。对于同一总体,n 相同时,分层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误差。
2. 统计检验力
【答案】统计检验力又称假设检验的效力是指假设检验能够正确侦察到真实的处理效应的能力,也指假设检验能够正确地拒绝一个错误的虚无假设的概率,因此效力可以表示为检验的效力越高,侦察能力越强。影响统计检验力的因素有:①处理效应大小,处理效应越明显,越容易被侦查到,假设检验的效力也就越大。②显著性水平a , a 越大,假设检验的效力也就越大。③检验的方向性,单侧检验侦察处理效应的能力高于双侧检验。④样本容量,样本容量越大,标准误越小,样本均值分布越集中,统计效力越高。
3. 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
【答案】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集中量数是表现数据集中性质或集中程度的,数据的集中情况指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集中趋势的度量即确定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描述集中情况的度量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等。差异量数是表现数据分散性质或分散程度的,数据的差异性即为离中趋势;常见的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或方差、全距、平均差、四分差和各种百分差等。
二、简答题
4.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案】(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
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引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甚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以顺利地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 为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和评价打下了基础。
5. 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答案】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要用何种统计方法去分析,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做到对数据分析正确,才能对统计方法做出正确地选用。
(1)要分析一下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即所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2)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3)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6. 直条图适合哪种资料? 自选数据绘制直条图。
【答案】直条图也称条形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它是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差异情况。条形图中一个轴是分类轴,表示类别,描述计数数据;另一个轴是数量轴,表示大小多少,描述计量数据,在这个轴上数据单的大小取决于原始数据。
7. 二项试验应满足哪些条件?
【答案】二项试验又叫贝努里实验。它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1)任何一次试验恰好有两个结果,成功与失败,或A 与
(2)共有n 次试验,并且n 是预先给定的任一正整数。
(3)各次试验相互独立,即各次试验之间无相互影响。
例如投掷硬币的实验属于二项试验,每次只有两个可能结果;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如果一个硬币投掷10次,或10个硬币投掷一次,这时独立试验的次数n=10。再如选择题组成的测验,选答不是对就是错,只有两种可能结果,也属于二项试验。但在一般的心理和教育试验中,很难保证第一次的结果完全对第二次结果无影响。比如,前面的题目的选答可能对后面的题目的回答有一定的启发或抑制作用,这时只能将它假设为近似满足不相互影响。
(4)任何一次试验中成功或失败的概率保持相同,即成功的概率在第一次为P (A ), 在第n 次试验中也是P (A ),但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一点同第三点一样,有时较难保证,实验中需要认真分析,必要时仍可假设相等。例如,某射击手的命中率为0.70, 但由于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每一次射击时,命中率并不能保证都准确地是0.70, 但为了计算,只可假设其相等。
凡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实验称为二项试验。
8. 欲考察甲乙丙丁四人对十件工艺美术品的等级评定是否具有一致性,用哪种相关方法?
【答案】应该用肯德尔W 系数。
肯德尔W 系数又称肯德尔和谐系数,是表示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列以上的等级变量
9. 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形?
【答案】(1)算术平均数
①算术平均数的概念算术平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所得之商,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
②算数平均数的优点
A. 一般优点第一,反应灵敏;第二,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方便;第三,适合代数运算;第四,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
B. 特殊优点第一,只知一组观察值的总和及总频数就可以求出算术平均数;第二,用加权法可以求出几个平均数的总平均数;第三,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集中量时,算术平均数最接近于总体集中量的真值,它是总体平均数的最好估计值;第四,在计算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进行统计推断时,都要用到它。
③缺点
A. 易受两极端数值(极大或极小)的影响;
B. 一组数据中某个数值的大小不够确切时就无法计算其算术平均数;
④适用情况第一,数据必须是同质的,即同一种测量工具所测量的某一特质;第二,数据取值必须明确;第三,数据离散不能太大。从而可以看出,平时各科成绩相加求总分,并按此排序是有问题的,不满足求平均数的要求。
(2)几何平均数①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几何平均数是指一种由n 个正数之乘积的n 次根表示的平均数。在计算学校经费的增加率、平均率,学生入学率,毕业生的增加率的计算时常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