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心理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案】(1)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

研究人生发展关心的主要问题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②四个有关的方面: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 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四是言语的发展。

(2)主要研究方法

①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几个月或几年)追踪研究相同的被试。这种研究关注的是某些具体心理特质的变化,如:语言、智力或感知能力。

②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研究不同年龄的被试,每一个年龄组称为一个“群体”。

③群体一连续研究。这种方法克服了纵向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具体操作为: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各个群体进行纵向追踪研究。

2. 简述似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案】(1)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n 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的心理现象。

(2)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①PHl 现象(即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等)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

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种现象就是PHl 现象。

②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称作诱导运动。

③自主运动: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这些亮点也会游动起来。这种现象就是自主运动。

④运动后效:用眼睛盯住正在转动的唱片中心看,然后突然将转盘停住,有几秒钟,你会看到

唱片仿佛向相反方向旋转。这种现象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有了文字记录,被称作“瀑布效应”或“运动后效”。

3. 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教育是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部分。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遗传

遗传是人格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对人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 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

①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

②家庭氛围的影响。和睦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相互支持的家庭气氛,对人格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相反,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都会对人格造成负面影响。

③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人格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④出生顺序。阿德勒特别强调出生顺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是由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其他变化因素共同决定的。

⑤独生子女。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由于独生子女的特点,可能独生子女可能在独立性和人际交往上比非独立性子女稍差。

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3)童年期经验

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练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同学、班集体等都

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②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③初中生同伴群体也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

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种群体具有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的“初中生亚文化”特征。

(5)社会文化因素

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②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

③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6)自然物理条件

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②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

(7)自我调控系统

上述各因素体现的是人格培养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4.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同伴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4)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5. 什么是学习风格? 如何针对学习风格加教育?

【答案】(1)学习风格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