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危险品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和人们选择航空运输方式出行的普及,危险品航空运输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一样,与公众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管理链条长,参与主体众多,从生产厂家到货物托运人,到货运代理人,销售代理人,地面操作代理人,承运人,以及包装机构、鉴定机构、培训机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又面临着不同政府部门的监管,所有主体在危险品航空运输链条中职责不同,参与程度不同,参与方式不同。
过去的文献大多对运输链条当中发现的不同问题予以关注,集中于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从协作治理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较少。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力求从多元主体协作治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总体绩效及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所选择地区危险品航空运输违规行为或不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方面和薄弱环节,分析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中各主体参与程度及其实际参与效果,各主体的参与治理条件和协作情况,讨论协作治理所面临的的现实问题等。
研究发现,普货、快件和邮件隐瞒夹带危险品的问题和规范包装管理等问题是治理的难点,锂电池航空运输安全问题是治理的代表性问题。在整个危险品航空运输协作治理过程面临问题主要有:(1)缺乏系统、有效、统一框架下的法规规章;(2)社会主体参与力量、能力和水平有限;(3)民航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其他部门职责和利益所限,职责分工难以统一协调安排;(4)缺乏协作工作手段和平台等等。由此提出协作治理机制的改进对策:(1)完善法律机制,建立统一的法律规章;(2)提供渠道与资源支持,扶持各参与主体提高参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3)在必要环节,行业政府让位,调动企业自主管理主动性,促使其履行职责;(4)建立信息共享、沟通平台及处置机制,以技术手段为协作治理提供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协调统一的诚信机制,借助行政处罚和法律追责以外的手段提高违规行为的机会成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