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84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心理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瑞文测验

【答案】瑞文测验是英国人瑞文在1983年设计的一个智力量表。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测试不受文化、种族和语言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测量个体的观察、思考与推理的能力,而不考虑他们的文化、种族与体质。整个测验一共由60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 、B 、C 、D 、E 五组,每组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瑞文测验施测很简单,每个被试发一个量表和一张答卷纸即可。

2.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3. 成就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

【答案】成就测验是测量个体在各方面学习成就上所达到的结果和程度的测验。广义上包括学校内的学科测验、训练场所评量训练结果的测验、大学联考、高考等。能力倾向测验是为测量特殊能力或能力群而专门设计的工具,它可以用来预测一个人在某些学科或职业上成功的可能性。成就测验与能力倾向测验的异同:两者皆测量认知性特质,内容上有重叠之处。但能力倾向测验测量的是一般性、广泛的潜力,它可以产生在未受教育或训练之前;成就测验所测量的多为特殊性或局限性的能力和学识,是受教育或训练之后的学习成果。就测验功能而言,成就测验测量教育或训练的成果,着重于评量;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目的为预测个人在未来教育训练上可能有的表现。

4.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是信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其测量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含义是在实得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5.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答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即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我国用于录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多重能力倾向测验,是为了适应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需要,由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委托有关专家编制的一个职业能力测验。迄今为止,已经应用于几十个部委的干部录用,并已被若干省用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考试录用。其内容包括言语理解、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5个部分,共180题,测试时间为90分钟。

6. 效标

【答案】效标是指与被试群体无关的外部客观标准。一个好的效标有如下条件:①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变化;③效标

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效标的测量的方法很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7. 因素分析法

【答案】因素分析法是人格测验的一种编制方法。具体方法是:先给被试施测大量的题目,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几个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同一因素内的各题目之间有较高的相关,不同因素内的题目之间相关很低。测量这几种因素的题目就构成了人格测验。因素分析法的优点在于统计技术的先进性和量表的单维性,但也存在缺点:即因素分析的结果取决于被试和题目,如果换了题目和被试再进行因素分析,有可能得到不同的人格特质。此外,因素的命名具有主观性,量表缺乏实证效度的支持。

8. 常模

【答案】常模是一种参照标准,是指有一定代表性且数量足够大的样本(即标准化样本)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可用于评价受测者该项测验成绩的标准。根据测验适用的对象团体,可分为全国常模、特殊团体常模、地区常模、学校常模等;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常用的有年龄常模和年级常模两种。按不同年龄阶段制定的各年龄阶段的常模,多为智力测验所采用;按学校年级制定的各年级的常模,适合教育测验;根据分数的性质,可分为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数常模等。

二、单项选择题

9. 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组成。

A. 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 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 时间限制

D. 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答案】ABCD

【解析】测验指导语包括: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④如

;⑤例题(当题目形式比较生疏时,给出附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

;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有正确答案的例题十分必要)

10.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有时会因为每个人回答问题的习惯不同造成能力相同的被试得到不同的测验分数,这种影响测验成绩的因素是( )。

A. 反应定势

B. 应试动机

C. 应试技巧

D. 练习效应

【答案】A

【解析】个体回答问题的习惯被称为反应定势或反应风格,常见的反应定势有:①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②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③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④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⑤猜测的反应定势。

11.—个包括40个题目的测验信度为0.80,若要将其信度提高到0.90,则根据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的导出公式计算,至少应增加( )个题目。

A.100

B.60

C.50

D.30

【答案】C

【解析】斯皮尔曼一布朗通式为:

r 是原测验信度系数,n 是新测验的长度与原测验长度的比率,经为测验増长成原来的n 倍时的信度估计值。本题中,

计算,n=2.25,所以新测验的题目数量为原测验有40道题。所以至少应该再增加50题。

12.某教室的试卷经常超出授课范围,该试卷的( )一定低。

A. 信度

B. 预测效度

C. 内容效度

D. 观念效度

【答案】C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内容是否是所要测量内容的样本。根据题干表述,试卷内容超出授课范围,即测验内容没有反应授课的内容,因而内容效度一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