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701心理学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分度

【答案】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测量专家们把试题的区分度称为测验是否具有效度的“指示器”,并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区分度(D )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问。通常D 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 为负值,称作

消极区分;D 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 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2. 测验的间接性

【答案】测验的间接性是指测验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个体的心里特质。

3. 内部效度

【答案】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当实验中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引起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时,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前测的影响、实验程序的不一致、生长和成熟、被试的选择偏性、被试的缺失和变更及统计回归。

4. 同质性信度

【答案】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即一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5. 标准九

【答案】标准九是根据标准Z 分数的公式衍化而来的一种标准分数。它将全部分数排在1分〜9分之内,均数为5, 除两端外,标准差为2。其计算公式为:标准九分=5+2Z。标准九已日益广泛地用于解释能力和学绩测验的结果。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适合用简单图表方式比较两种测验结果;只有一位数,计算机穿孔卡上可打成一行。其缺点是不够精密。

6. 无领导小组讨论

【答案】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情境测验的一种。在这种测验中,安排数名互不相识的被试讨论某一问题,主试观察每个被试在讨论中的表现,但不参与讨论。用这种方式可测量三方面的内容:①个人特点,包括自信心、挑战性、主动性,主动寻求他人同意和赞赏的能力等;②达成目标的工作效率,即合作程度、适应能力、解决方案的能力等;③社交能力。

7.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答案】本顿视觉保持测验是一个广泛流行的心理测验,是为评定视知觉、视觉记忆和视觉

,结构能力而设计的,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查和研究的工具。共有三种替换式测验(C 、D 、E 型)

每型包括绘有图形的十张卡片,其中除两张是绘有一个图形外,多数是绘有三个图形,两个较大的,一个较小的。这种同时呈现三个图形的方式对单侧空间不注意的问题比较敏感,适用于7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8. 顺序数据

【答案】顺序数据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指用来表示顺序、等级的数据。如优、良、中、差等,对于这类数据,要反映平均水平,只能用中位数表示。

9. 能力倾向

【答案】能力倾向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此种潜能予以训练后,容易使个人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能力倾向测验

10.真分数

【答案】真分数是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真分数只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在实际测量中是无法得到的,因为无论什么测量工具都不可能没有误差。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无数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1.文化公平智力测验

【答案】文化公平智力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R.B. 卡特尔和A.K. 卡特尔于1949年编制的一种智力测验。测验编制的理论基础是R.B. 卡特尔关于液态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区分,目的是把个体的一般能力从学习教育和社会背景中分离出来,排除文化影响,测量G 因素的最稳定、最核发心的成分。该测验包括3个不同水平的量表,每个量表又有A 、B 两个复本,量表1适用于4〜8岁儿童和智力落后的成人;量表2适用于8〜14岁儿童和中等智力水平

的成人;量表3适用于大学生、政府官员和其他高于平均智力水平的被试。每个量表包括系列推理、类同概括、方阵推理、定性分析4个分测验。全部为图形材料,主要测量被试从事物中发现联系和规律的能力,个别施测或团体施测均可。测得的原始分数可转换成百分等级,并据此对被试的智力水平作出评价。

12.复本信度

【答案】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等值)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因为它反映的是两个测验之间的等值程度,因此又称为等值性系数。在用复本法估计信度时,两个等值测验可以连续施测,也可以相距一段时间分两次施测。

二、简答题

13.简要介绍罗夏克墨迹测验。

【答案】罗夏墨迹测验是最著名的投射法人格测验,该测验是由10张经过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的。这些测验图片以一定顺序排列,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墨迹深浅不一,2张主要是黑白图片,加了红色斑点,3张为彩色图片。罗夏编制的这一墨溃测验法来源于莱格和精神分析派的思想,以知觉与人格之间存在着反映和被反映关系的基本假说为理论前提。当主试要求被试描述自己在偶然形成的墨溃刺激中“看到了什么”并说出自己的知觉体验时,被试必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被试会无意地或不知不觉地将真实的自己暴露出来,有时甚至会反映出连自己也完全意识不到的某些人格特征。

14.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用途。

【答案】神经心理学是近几十年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和大脑结构的相互关系,主要是对大量的脑损伤病例进行行为观察和分析。

在西方,临床心理学家对脑损伤所造成的行为改变进研究,发展出了各种心理学测验方法,并形成了有效的专门神经心理学测验。这类测验的主要用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大脑损伤病例提供定位诊断的症状学依据。

神经心理学测验是针对各种心理活动所包含的不同功能环节的工作状态及其总的特点进行设计的,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症状学根据,可成为脑一一行为相互有关系研究及确定脑损伤部位的定位诊断方法。

(2)提供药物和外科等其他治疗的判定标准。

(3)评定治疗效果。

(4)为制订高级神经机能的神经康复治疗步骤和措施提供心理学依据。

15.测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心理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1)测验法的优点

①迅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或各方面的指标,方便对大规模群体的资料搜集。

②比较科学。通过心理测验能够比较公平地进行人才选拔,使人们能够按照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准确可靠。其编制过程一般经过标准化程序,因而量表的结构更合理,结果更有效。

④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处理结果方便,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2)测验法的缺点

①由于目前的心理测验还不完善、信效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若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测试者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