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625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判断题

1.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成熟度高的下属应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承担工作、担负责任,因此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此时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二、简答题

2. 组织变革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组织变革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阻力? 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答案】(1)组织变革的过程

①解冻阶段。这是改革前的心理准备阶段。一般来讲,成功的变革必须对组织的现状进行解冻,然后通过变革使组织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对新的变革予以再冻结。组织在解冻期间的中心任务是改变员工原有的观念和态度,组织必须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励员工更新观念、接受改革并参与其中。

②变革阶段。这是变革过程中的行为转换阶段。进入到这一阶段,组织上下己对变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变革措施就此开始。组织要把激发起来的改革热情转化为改革的行为,关键是要能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减少对变革的抵制,进一步调动员工参与变革的积极性,使变革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事业。

③再冻结阶段。这是变革后的行为强化阶段,其目的是要通过对变革驱动力和约束力的平衡,使新的组织状态保持相对的稳定。由于人们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特征等都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非一次变革所能彻底改变的,因此,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后,还应采取种种手段对员工的心理状态、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进行不断地巩固和强化。否则,稍遇挫折便会反复,使改革的成果无法巩固。

(2)变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①个人阻力

a. 利益上的影响。变革从结果上看可能会威胁到某些人的利益,变革要求人们调整不合理的或落后的知识结构,更新过去的管理观念、工作方式等,这些新要求都可能会使员工面临着失去权力的威胁。

b. 心理卜的影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对失败风险的惧怕、对绩效差即拉大的恐慌以及对公平竞争环境的担忧,都可能造成人们心理上的倾斜,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变革阻力。另外,平

均主义思想、仄恶风险的保守心理、因循守旧的习惯心理等都会阻碍或抵制变革。

②团体阻力

a. 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组织结构变革可能会打破过去固有的管理层级和职能机构,并采取新的措施对责任权利重新做出调整和安排,这就必然要触及某些团体的利益和权力。如果变革与这些团体的目标不一致,团体就会采取抵制和不合作的态度,以维持原状。

b. 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组织变革意味着组织固有的关系结构的改变,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需要调整。非正式团体的存在使得这种新旧关系的调整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在这种新的关系结构未被确立之前,组织成员之间很难磨合一致,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就会对变革的目标和结果产生怀疑和动摇,特别是一部分能力有限的员工将在变革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随着利益差距的拉大,这些人必然会对组织的变革产生抵触情绪。

(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

①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勒温运用力场分析的方法,把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分为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推力发动并维持变革,阻力反对和阻碍变革。管理层应当分析推力和阻力的强弱,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支持因素,削弱反对因素,进而推动变革的深入进行。

②创新组织文化。按照冰山理论的原则,只有创新组织文化并渗透到每个成员的行为之中,才能使改革行为变得更为坚定,也才能够使变革具有稳固的发展基础。

③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为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变革者必须采用比较周密可行的变革方案,并从小范围逐渐延伸扩大。特别是要注意调动管理层变革的积极性,尽可能削减人员对组织变革的抵触情绪,力争使变革的目标与团体的目标相一致,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

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可能对变革形成阻力,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必要时还应该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3. 针对下属不同的成熟程度,领导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

【答案】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又称情景领导理论,是由科曼首先提出的,后由保罗和布兰查德予以发展。该理论认为,领导风格的有效性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这三个因素来决定。随着下属的成熟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了领导的生命周期,即“高工作一低关系、高工作一高关系、低工作一高关系、低工作一低关系”这样一个周期。如图所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任务和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具体包括:

(1)指导型(t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适用于低成熟度的情况,下属既不愿意也不能够担负工作责任,这种情况下,领导者需要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么样以及在何时何地做。

(2)推销型(selling )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适用于较不成熟情况,下属愿意担负起工作责任,但他们缺乏工作的技巧而不能胜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

(3)参与型(participating )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适用于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属能够胜任工作,但却不满意领导有过多的指示和约束。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4)授权型(delegating )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适用于成熟度较高的情况,下属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能力和愿望来承担工作责仟。领导者提供不多的指导或支持,领导可以赋予下属权力,让下属“自行其是”,领导着只起监督作用。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随着职工成熟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领导行为。

4. 简述领导的含义。

【答案】领导(leadership )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可以把领导概括为下列四层含义:

(1)领导是一种社会行为

领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任何领导活动都不会由单个人构成。只有领导者而没有被领导者就构不成领导。

(2)领导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领导的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的。领导的过程是指领导者向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以改变被领导者的行为,创造有利于领导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实现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