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疼痛学主治医师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晚期癌痛患者如果非阿片类药物不能很好控制疼痛,多需加用阿片类药物,下列有关阿片类药物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与特异性阿片受体结合产生中枢镇痛作用
B . 长期用药可产生药物耐受性,停药后耐受性不可逆
C . 滥用该类药物可致成瘾和戒断综合征
D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服药时需同时应用缓泻剂预防
E .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减量或加用神经镇静剂治疗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的辅助检查是() A.RF。 B.AKA。 C.抗-CCP抗体。 D.ANA+ENA酶谱。 E.胸片+双手X线片。 患者,女,46岁。对称性多关节肿痛1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痛,伴有晨僵,每天可持续>1小时,自行口服"双氯灭痛片、泼尼松片"症状可好转,未规律治疗。近3个月,出现双肘关节,双足跖趾关节肿痛,以上关节肿痛加重,并出现双肘、枕部皮下结节。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起病以来,伴有口干、眼干,精神食欲差,睡眠差。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婚育史无特殊。家族史中其母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体格检查:血压130/76mmHg,心肺腹无特殊阳性体征。双肘、枕部皮肤可触及皮下结节,质硬,无压痛。左手第2、3、4近端指间关节、右手第3、5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左2、3、4掌指关节、右3、4、5掌指关节、双腕关节肿胀,压痛(+),双肘关节活动受限,左足第二跖趾关节肿胀,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109/L,血红蛋白96g/L,血小板538×109/L;血沉76mm/h,CRP0.27mg/dl。为明确诊断需要排除的疾病是() A.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症。 银屑病性关节炎。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药物治疗是控制癌性疼痛的主要手段,非阿片类药物作为WHO提倡的癌痛治疗中的第一阶梯用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其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外周炎性致痛介质的释放,对中枢神经系统无作用。 不与阿片类药物竞争阿片受体,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加镇痛效果。 首选口服给药,定时、个体化用药,积极处理不良反应。 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需增大用药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口服用药易发生消化道溃疡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直肠或注射用药可避免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为避免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建议限制用药上限剂量为标准推荐用药的1.5~2.0倍。 主要用于轻、中度疼痛,对重度疼痛患者需改用阿片类药物而不再应用。 不同的非阿片类药物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应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加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患者腰椎MR检查未发现明显腰椎病变,ECT发现右侧髂骨存在明显核素浓聚,后经穿刺确诊为骨转移瘤。该患者下肢疼痛为肿瘤性疼痛,按临床原因,肿瘤性疼痛可分为() A.伤害感受性疼痛。 癌肿本身引起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与癌痛相关的疼痛。 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 与癌症无关的疼痛。 混合性疼痛。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特点为() A.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降低(<8次/分)和动脉氧饱和度下降。 疼痛的病人不会发生呼吸抑制。 逐渐增加阿片药剂量可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减少阿片药物用量,可降低呼吸抑制发生。 一旦发现呼吸频率下降,应立即使用纳洛酮解救。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晚期癌痛患者如果非阿片类药物不能很好控制疼痛,多需加用阿片类药物,下列有关阿片类药物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