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华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2. 语流音变

【答案】(1)语流音变的内涵

语流音变指的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2)语流音变的类型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①同化现象在各种语言的语流音变中都十分常见,它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比方北京话的“棉”/mian/、“面”/mian/中的/n/在“棉袍”“面包”中变成/m/,这是被“袍”“包”的声母/p/、/ph /在部位上同化的结果。

②异化现象是和同化相反的音变现象: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比方北京话的上声是个发起来比较费力的低曲折调,两个上声字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土改”调同“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③弱化通常发生在轻声(汉语)或弱读(重音型语言)音节中。从元音来说,弱化最常见的

h 表现是:复元音单化,单元音(高元音/iuy/除外)央化。比方北京话口语中“木头”/mutou/弱化成

/muth o/“妈妈”/mama/弱化成/ma/。

④随着弱化程度的加深,还往往会进一步造成某些音位脱落,并有可能进一步造成音节分界

214的变动,或两个音节并为一个音节,后者也称作“合音”。比方北京话的“你们”/nimon/常说成

51[nim214], “我们”常说成[wom214]]或[m214],“豆腐”/toufu/说成[tou5lf‘]; 三词都发生了音位的脱

落,前两词还发生了合音。

总之,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3.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4.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如“长”与“短”、“拥护”和“反对”“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二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二、简答题

5. 什么是后缀与词尾? 举例说明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案】(1)后缀与词尾

后缀是指茹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是一种构词语素。例如汉语的“小刀子”“瓦盆儿”中的“子”“儿”,英语的"reader" , "voiceless" 中的"er" 、"less" 都是后缀; 而词尾则是相对于词干说得,是一种构形语素。后缀和词尾就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是:

(2)后缀与词尾的同异

①相同点

后缀和词尾都茹附在词根或词干上,都是附加语素。

②不同点

a. 构词作用不同,词尾不能改变一个词的词汇意义,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比如work 是词根,worker 中er 就是词缀,由动词“工作”变为了名词“工人”。而workers 中“-s ”就是词尾,表示复数,但是并没改变工人这个词的词汇意义。

b. 构词位置不同,词尾一般是附着在词根后面的不成词语素,而词缀虽一般也是在词的尾部,但是在有词尾的情况下,词缀必须放在词尾的后面。

c. 意义不同,词缀一般都只具有语法意义,不具有实在意义,而词尾一般含有一定的实在意义。

6. 什么称作语流音变?

【答案】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脱落等几种。

7. 简单说明文字的发展过程?

【答案】(1)公元前一千多年,闪美特人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放弃了从词的意义入手(即描绘或用图形提示事物)来造字的方法,只去记录语言

成分的读音; 并把早期文字中的图形加以简化和整理。拼音文字可以分为三种,即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和音位字母文字。

(2)我们汉族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甲骨文中每个字是一个图画的缺点。汉字发展到小篆,就己经开始把原来的图形改造成一定的笔划组成的形体,形成了一种过渡状态的东西。而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的隶书,则已经摆脱了图形的束缚。到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非拼音的汉字就显得更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汉字的非拼音状态终将结束,汉字必将改革成拼音文字。

(3)书写顺序的更动(过去一些自右向左书写或白上而下书写的文字,后来改为白左向右书写); 字形日趋整齐、分明、美观; 非拼音文字逐渐被整理成比较少的声符、意符,由它们构成整个的文字体系; 拼音文字越来越便十连写等等。

(4)文字由图画式的变为非图画式的,由不是拼音的变为拼音的等等,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8. 方言间有哪些差别?

【答案】(1)一般说来,方言间的差别首先表现在语音上。例如,粗略地说,汉语诸方言在语音上有以下的差别:

①声母方面,吴方言和湘方言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其他方言差不多只有清塞音、清塞擦音,而没有浊塞音。

②韵母方面,北方方言和吴方言都没有收和闽南方言却有。

③声调方面,京津一带的北方力一言有四个调类,没有入声,而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南力一言、闽北方言的声调调类则一般在六个以上,而且都有入声。

(2)同一语言的小同方言,在词汇上也有一些差别,不但一些一般词汇中的词小同,就是某些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能不同。例如北京叫“小孩儿”,苏州叫“小干”,长沙叫“细人子”,广州叫“细佬哥”。

(3)方言间语法上的差别总是比较小的。现代汉语诸力一言的语法基本相同,只有一些细小的差别。例如,北方方言、吴方言说“多买几本书”,而粤方言、客家方言则说“买多几本书”。

9. 语言与言语有什么区别? 二者有什么关系?

【答案】(1)语言与言语区别

言语不同于语言。运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见得有同样的言语。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毕竟不是这种语言本身,而说话(或写作)即运用语言的行为当然也不就是语言。

(2)语言与言语关系

语言舆言语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地说,言语是对特定的语言的具体运用。另一方面,没

和收的韵母,粤方言、客家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