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 2
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 .. 10
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 .. 19
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 .. 30
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 .. 39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战略
【答案】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全局性、根本性的谋划。土地利用战略要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对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调整,做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安排,提出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战略也是多层次多部门的,它们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部门性的。它们将成为各级、各类土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战略既要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又要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2. 工业用地
【答案】工业用地是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手工业作坊、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排渣(灰)场地等用地。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工业用地要求的形状与规模,小仅因生产类别小同而不同,且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采用的运输方式、工艺流程和建筑层数有关。当把技术、经济上有直接依赖关系的工业组成联合企业时,如钢铁、石油化工、纺织、木材加工等联合企业,则需要很大用地。
3. 公众参与
【答案】公众参与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它是一个连续的双向地交换意见过程,以增进公众了解政府机构、集体单位和私人公司所负责调查和准备解决的环境问题的做法与过程。“公众参与”是一种有计划的行动; 它通过政府部门和开发行动负责单位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使公民们能参加决策过程并且防止和化解公民和政府机构与开发单位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冲突。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答案】土地开发整理,是指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村宜农未利用土地、废弃地等进行开垦,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行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投资主体明确、独立核算、按照一定的程序独立运行,对未利用土地、废弃地或己利用土地实施开发整理的投资项目。
5. 系统工程原理
【答案】系统工程原理是一门统筹全局、综合协调研究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开发、设计、实施和运用的工程技术,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关的先进思想、
理论、方法和工具,对系统的结构、功能、要素、信息和反馈等进行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
6. 城镇人口
【答案】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 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包括建成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之和,由三部分构成:非农业人口、城区内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农业人口,以及暂住期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
【答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依法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强制性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土地用途管制是一种约束机制,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违法占用,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土地用途管制是一种可以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的政府管制。
(2)土地用途管制划定的具体用途必须经过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法定程序,它是一种法定用途,具有法律意义,它是符合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与其对应的详细规划要求的用途。
(3)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土地用途由一种用途变成另一种用途时,必须由土地使用者提出书面申请,经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审查并获批准,领取土地用途变更许可证,办理土地用途变更登记等手续后,才能把土地用途从一种用途变更到另一种用途。
(4)如果土地使用者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有关管理部门非法批准改变土地用途,则将受到经济、行政和法律的处罚。
8. 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基木原则?
【答案】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众主体原则
政府应该放权,为公众参与提供可能性,政府把某些原来由政府包办的社会功能“交还”社会,让公众真正成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的主体,政府部门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功能。
(2)互动性与持续性原则
互动性与持续性原则是指通过公众的持续参与,形成公众参与过程中信息的提出一一反馈一一再提出的循环互动机制。
(3)代表性原则
代表性主要表现在公众主体的代表性和参与内容的代表性两个方面。公众可以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应当根据规划的具体性质来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并决定公众参与的内容是否为全程的、多方位的参与。
(4)针对相关性原则
由于规划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景观等方面都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把相关的内容向公众做详略适当的公告或介绍,使公众能很快了解区域规划的整个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意见。
(5)可操作性原则
方法上的可操作性。即公众参与的方式选择要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访谈、发放调查表还是召开会议等。
9. 比较英、美、德、日、加拿大等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有何异同。
【答案】(1)不同之处
①英国规划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的规划,即国家级规划、区域性规划、郡级规划和区级规划。 地规划机构分为三级。中央级的土地规划由环境部来负责; 地区级的土地规划由地区议会代表地方当局负责; 地方级的土地规划由郡县政府准备结构规划,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结构或框架。规划工作的行政管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
②美国基本上没有制定统一的国家级土地利用规划,也不强求各级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各州一般没有具体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但基本上都有交通规划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公路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等。少数州还有全州的土地利用方针或规划政策,并将此作为全州各县应当遵守的土地利用规划政策,以此来审批各县土地利用规划。
美国的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地方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州政府以立法、法案或州宪法等多种方式授权于地方政府。而一些关键地区则由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协商管理,联邦政府不直接参与地方政府的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工作。
③德国分三级政府,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市级政府。其规划体系的特点是“强大的法律规范加上分散化的决策机制”。
联邦政府对规划的组织实施进行宏观管理,对州与州之间规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州和市的政府对规划的组织实施进行领导和监督,州市级政府的规划主管机关,组织好本州市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地区、县、乡政府和规划联合会直接组织规划的实施。
④日本于1974年制定《国土利用计划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
a. 制定国土利用计划;
b. 制定土地利用基本计划;
c. 管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限制;
d. 全国土地交易申报劝告制度;
e. 关于闲置土地的措施等。
日本的土地利用计划体系包括国土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土地利用基本计划和部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