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3理论与实务课之西欧戏剧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仆二主》
【答案】意大利喜剧家哥尔多尼的代表作,1956年始中央实验话剧院多次演出。该剧描写仆人特鲁法尔金诺为两家主人效力,遭遇了种种的尴尬,更尝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人生的况味。生活穷困潦倒的特鲁法尔金诺为了生存,不惜同时侍候两个主人。本以为天赐洪福,但料不到这两家主人原是亡命鸳鸯,最后却因特鲁法尔金诺的鲁莽引发出一连串趣事,反令两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自己也从而觅得意中人,最终是大团圆结局。
2. 存在主义
【答案】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一上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采用小说和戏剧两种文学样式。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存在主义的基本主题在于揭示世界和人存在的荒诞,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南选择和精神自由,具有鲜明的哲理化倾向。为了描绘世界的荒诞感,存在主义文学将真实性原则提到了重要高度,并采用冷漠、客观的叙述语调。让一保尔·萨特,阿尔贝. 加缪是存在主义戏剧的领军人物。
3. 埃斯库罗斯
【答案】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悲剧之父”。他的作品现存七部悲剧:《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和总称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的《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这些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封建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世界观。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情节虽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
4. 阿里斯托芬
【答案】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古希腊“喜剧之父”,是希腊旧喜剧的代表作家,他一生写了340部剧作,现存11部。《阿卡奈人》是他第一部获得头奖的作品,通过农民狄开奥波利斯单独和敌人蜡和,从而过着幸福生活的荒诞故事,表达人们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其他作品有《蛙》《财神》《鸟》等。
5. 艾略特
【答案】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杰出代表,开创了现代主义一代诗风,他还是著名
的剧作家、评论家,其文学活动对20世纪西方文学以及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48年,他因诗歌创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戏剧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政界元老》等。
二、简答题
6. “大学才子派”戏剧家对英国民族戏剧的发展有哪些重要贡献?
【答案】16世纪末,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空前繁荣,在戏剧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以马洛为代表的“大学才子派”的戏剧活动,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一座高峰,他的历史剧、悲剧、喜剧和传奇剧,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英国民族戏剧是在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创作中开始形成的。其以民间戏剧为雏形,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特点。“大学才子派”戏剧家的戏剧实践发展了英国民族戏剧,他们将各种民间戏剧元素融为一体,其中包括古罗马戏剧以及模仿古罗马戏剧的学院剧、中世纪的道德剧、当时的意大利与法国戏剧,从而创作出结构严谨、情节生动、诗意盎然的民族剧作。
(2)他们对于戏剧形式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摆脱了中世纪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神秘色彩,创造出复仇悲剧、浪漫喜剧和历史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创立了生机勃勃的新戏剧。
总之,他们的戏剧创作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颇有创新,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7. 简述《巴巴拉少校》的艺术魅力。
【答案】《巴巴拉少校》是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它以救世军为题材,反映了贫富不均和劳资冲突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其艺术魅力在于:
(1)围绕重大社会问题,设置一些议论场面
针对剧作触及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重大问题,作者设置了一些议论场面,并通过剧作中的人物之间的辩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争执讨论,吸引观众对这些社会问题深入思考。如安德谢夫就统治英国的是金钱还是道德品质这个问题和儿子进行的辩论等。
(2)混合运用了讽刺与夸张手法
安德谢夫用夸张的语言吹嘘自己就是英国政府,一方面暴露了安德谢夫的厚颜无耻,另一方面又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民主政治的虚假性。这些语言表面上像是夸大之辞,实则却有辛辣的讽刺意义; 安德谢夫自我吹嘘得越起劲,讽刺意味越强。
(3)人物处于相互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
人物却在一个平台一个水平线上互相控制与反控制。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这部作品中,设置了同样充满智慧的两派人物。因此观众不可能马卜看出来谁是最后的赢家。所以人们的兴趣依然“只集中在起阴挠作用的人物身上”,但是每一个人都是阻挠者,好像是打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一副牌,但是赢家只有一个,这让人感到未知,于是观众们只好都“拭日以待”。
(4)古典主义戏剧的结构
《芭芭拉少校》这部剧的确“很古典”,主要是因为其结构与古典主义戏剧结构具备一致性。戏剧围绕着新老两代人展开的,虽然老的一代人不是典型的阻挠爱情的势力,但是可以感觉到某种威胁,即新老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思想、思维所带来的冲突。年轻一代人的愿望照例是受到老一代人的阻碍。而且最后还是以大完满,没有排斥任何人而告终。
8. 简述《等待戈多》的艺术特色
【答案】《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具有突出的反传统戏剧的特点。
(1)没有戏剧冲突与完整的戏剧情节。《等待戈多》一反传统戏剧的表现方法,抛弃了情节结构的连贯性、逻辑性,而采用重复再现法,让开端、结尾、场景和生活片段等重复出现,来强调生活的单调乏味、荒诞无聊。
(2)人物没有个性,性格破碎。《等待戈多》剧中人物没有性格,更谈不上个性,被抽象化为现代西方人的代表。
(3)语言荒诞离奇。《等待戈多》的语言没有逻辑性,变得支离破碎,甚至语无伦次、自相矛盾,既反映不了人物的个性,也无法在彼此之间进行沟通。
9. 结合莫里哀的作品,谈谈古典主义喜剧对“三一律”的应用。
【答案】“三一律”在古典主义喜剧中占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1)二一律要求时间、地点和情节的整一,即戏剧故事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地点只有一个,情节单一。古典主义戏剧一般都严格遵守三一律,莫里哀的作品基本上遵循了二一律。如在《伪君子》中,时间大致从前一天问“早安”开始,到第二天问“早安”结束,没有超过24小时; 整个故事情节都集中在奥尔贡家里的一间客厅里展开; 整个故事围绕达尔杜弗的伪善特征,揭露伪善的社会罪恶。
(2)古典主义喜剧在遵守三一律的基础上,也没有拘泥于三一律的规则,而是创造性地将其它的戏剧因素融入其中,获得了更好的喜剧效果。如在《伪君子》中,莫里哀就将悲剧因素融入喜剧之中,增加了剧情的紧张程度,突出了矛盾,达到了更充分揭示达尔杜弗丑恶本质和批判社会的目的。
10.试分析《樱桃园》的多层内涵
【答案】理解《樱桃园》的丰富内涵,必须认识到“樱桃园”形象丰富的象征意义。戏剧的基本情节围绕“樱桃园”而展开。女主人公朗涅夫斯卡娅从巴黎回到家乡处理自己的庄园樱桃园,她不想采纳商人罗巴辛的建议将之改成别墅出租,但其拍卖后买下樱桃园的正是罗巴辛,可想而知它最后的命运。戏剧结束的时候,远处隐约传来的,正是砍伐樱桃树的斧头声。“樱桃园的易主与消失”成为这一戏剧仁富内涵生成的核心。
首先,酝酿于19世纪末期问世于20世纪初期的《樱桃园》,以“樱桃园”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革命前夕贵族阶级的失落与忧伤。其次,在平民知识分子特罗菲莫夫和安尼雅看来,从伐树的斧头声中传达出新生活的脚步。再次,在普遍的意义上,主人公童年生活的“樱桃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