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大学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Chargaff 定律。
【答案】Chargaff 定律是指通过纸层析对多种生物DNA 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DNA 中的腺嘌呤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A=T),胞嘧啶和鸟嘌呤数目相等(C=G)的一种规则。
2. 反密码子(anticodon )。
【答案】反密码子是由tRNA 反密码子环上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的反密码子,通过与mRNA 上密码子的互 补配对解码遗传密码。
3. 密码子的摆动性(wobble rule)。
【答案】密码子的摆动性是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进行碱基配对时,前两对碱基严格遵守标准的碱基配对规则, 第三对碱基则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性质。
4. 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
【答案】酶活性的可逆磷酸化调节是指通过蛋白激酶催化的将ATP 或CTP 的位磷酸基转移到
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以及在蛋白磷酸化酶催化下的逆过程,从而使酶蛋白在活性状态与非活性状态之间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
5. 脂肪酸的α-氧化。
【答案】脂肪酸的α-氧化是直接以游离的脂肪酸为底物,在α-C 上氧化,每进行一次氧化产生少一个C 的脂肪酸和
6. 最适pH 。
促反应速度减慢。
7. oligomeric enzyme。
【答案】oligomeric enzyme (寡聚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绝大多数都含有偶数亚基,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彼此容易分开,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大于35000。
8.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氧化磷酸化的一类抑制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氧化仍可以进行,
第 2 页,共 25 页 【答案】酶的最适pH 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时的环境pH 值,高于和低于此值,酶
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能増大线粒体内膜对
梯度,因而无
酚
9. 的通透性,消除浓度生成,同时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例如,2,4-二硝基苯
二、问答题 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底物,为什么
【答案】果糖磷酸激酶是浓度高,反而会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途径是分解代谢,总的效应是放出途径中的限速酶之一,
能量的,浓度高表明细胞内能荷较高,因此抑制果糖磷酸激酶,从而抑制EMP 途径。
10.简述嘌呤霉素对多肽合成的抑制作用。
【答案】嘌呤霉素的结构与酷氨酰端上的残基的结构十分相似。它能合核糖体A
上的肽酰基,形成肽酰嘌呤霉素,但其位结合,并能在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下。接受P
位肽酰
断。
许多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具有高度专一性,特别是抗生素,在蛋白质合成研宄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这类抑制剂都能特异地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某个步骤,由此可以阐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嘌呤霉素是酪氨酰的类似物,具有某种竞争抑制的性质。
11.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碳基团有哪些?哪些氨基酸可提供一碳基团?
【答案】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基团”或“一碳单位”。常见的一碳基团有:
亚氨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甲酰基甲基
羟甲基许多氨基酸都和一碳基团有关,如甘氨酸、丝氨联建不是酯键而是酰肽键。肽酰-嘌呤霉素复合物很易从核糖体上脱落,从而使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酸、苏氨酸、组氨酸等,都可作为一碳基团的供体。
12.虽然蛋白质水解是放能的,但是由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需要消耗ATP 。请解释。
【答案】依赖蛋白酶体的蛋白质水解需要A TP 激活遍在蛋白(它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由76个残基组成的单体蛋白)。遍在蛋白的激活是它与靶蛋白连接的第一步反应,当靶蛋白进入蛋白酶体时使其去折叠。
三、综合论述题
13.试述生物膜的两侧不对称性。
【答案】对生物膜的不对称表现在:
(1)脂双层两侧的磷脂组成不同;
(2)膜蛋白在膜内外有不同的拓扑排列;
(3)膜内带有糖基的化合物,包括糖蛋白和糖脂,分布不对称,在哺乳动物质膜都位于膜的外侧。这些膜的不对称保证了膜的方向性功能。
第 3 页,共 25 页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实验技术的发展,对生物膜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认为生物膜的结构是不对称的。
一是表现在膜脂分布的不对称。例如,在红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层中,外层含神经鞘磷脂和卵磷脂较多,而内 层则含脑磷脂和丝氨酸磷脂较多,这种不对称分布会导致膜两侧电荷数量、流动性等差异。生物膜脂质在两层之 间的翻转运动是很缓慢的,这对于维持膜脂的不对称性是很重要的。
二表现在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膜上蛋白质有数十种,通常占膜重的50%以上,膜蛋白不仅分布在膜脂双分层的两侧(称外在蛋白),还分布在脂质分子内部(称内在蛋白)。研宄表明,蛋白质分子在膜上分布是不均一的,在膜的某些区域内,外侧分布较多,内侧较少;在另一些区域内,则外侧分布少,内侧分布多。有的部位蛋 白质分子分布很密集,有的部位则很稀疏,与膜
脂不同的是,膜蛋白不能从脂双层的一层翻转到另一层,这有利 于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的维持。
此外,糖类在膜上的分布也是不对称的无论质膜还是细胞内膜系的糖脂和糖蛋白的寡糖的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14.(1)根据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详细阐述蛋白质分离提纯的主要方法。
(2)请写出5种以上分离纯化蛋白质的层析方法,并写明其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什么。 (3)试叙述从细胞粗提物中,分离纯化某一特定蛋白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方法
(4)概述可作为纯化依据的蛋白质性质及据此发展的方法。
【答案】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一部分性质与氨基酸相同,如两性游离和等电点、某些呈色反应等。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借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有不同于氨基酸的性质,如易沉降、不易透过半透膜、变性、沉淀凝固等。通常可利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来纯化蛋白质。而分离纯化蛋白质又是研宄单个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先决条件。
蛋白质表面极性基团形成的水化膜。蛋白质有较大的表面积,对许多物质有吸附能力。多数球状蛋白表面分布有很多极性基团,亲水性强,易吸附水分子,形成水化层,使蛋白溶于水,又可隔离蛋白,使其不易沉淀。
(1)蛋白质分子颗粒表面多为亲水基团,因而通过吸水分子形成一层水化膜,这是蛋白质胶
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盐析就是利用
溶液中析出,使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初步得到分离。
(2)蛋白质分子质量较大,不易通过半透膜,故可利用透析的方法将其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人们常用透析法去除蛋白质溶液中的盐等小分子为进一步纯化作准备。
(3)凝胶层析法是一种根据各种蛋白质分子质量的差异进行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含有各种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溶液,在通过带有小孔的葡聚糖颗粒所填充的长柱时,大分子质量蛋白质不能进入葡聚糖颗粒而直接流出,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则进入颗粒而流出滞后,这样就将蛋白质分成不同分子质量的若干组分。
(4)蛋白质具有两性游离的特性,在某一pH 条件下,蛋白质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可利用电
第 4 页,共 25 页 等中性盐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使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