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761中国现当代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湘江评论》
【答案】《湘江评论》是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湖南主编的一份刊物,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出版,该刊物是为湖南各阶层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服务。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以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政治,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毛泽东在该刊物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等一系列文章,号召人民大众要联合起来,敢于斗争,争取胜利,受到进步人士的欢迎,遭到反动军阀的镇压。1918年8月,《湘江评论》被军阀张敬尧查封。
2.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
【答案】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遵照这次座谈会制定的文艺方针,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3. “863计划”
【答案】:863计划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86年3月,由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根据中科院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组织全国二百多位知名专家在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拟定。1986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该计划提出了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7个高技术领域的奋斗目标,包括涉及这7个领域的15个科研主题、100多个专题近1000个研究课题。这个计划是一项具有明确国家目标的国家科技计划,对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跨世纪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 七千人大会
【答案】七千人大会是指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七千人大会虽然未能彻底克服党内存在的左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党坚决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5. 皇姑屯事件
【答案】皇姑屯事件是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被
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6. “洋冒进”
【答案】“洋冒进”是指在粉碎“四人帮”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从1976年冬季开始,华国锋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和粮食生产,以及对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的生产等方面,相继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口号。不顾国力,企图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以此来实现高速度的发展,结果造成1979年和1980年我国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困难局面,所以被人们称为“洋冒进”。这次“洋冒进”是以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为特征的,它破坏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原则,片面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病态。
7. 《塘沽协定》
【答案】《塘沽协定》是1932年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的撤军协定。1932年,日军侵占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犯,1932年5月31日,国民政府派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签订协定。主要内容为: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坛、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不得有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日军为证实第一项的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式进行监察,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以保护。日军如证实中国军队业已遵守第一项规定时,不再越过上述撤退线追击,自动回到长城一线。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以北、以东地区内的治安维持,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担任。此协定实际默认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的“合法”性,并承认了冀东为“非武装区”。这样,整个华北门户洞开,日
军随时可以进占冀察和平津。《塘沽协定》是蒋介石政府在民族危急关头与日本妥协的具体表现。
8. 国家主义派(醒狮派)
【答案】国家主义派是曾琦、李磺等于1923年12月在法国巴黎成立的一个组织,初名为“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1924年秋在上海形成中国青年党在国内最初的组织。他们创办《醒狮》周报,随后又出版多种书刊,因此被称为“醒狮派”。他们初期活动的一切主张,都以“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的名义发表,因此社会上又称其为国家主义派。国家主义派鼓吹反苏反共; 强调“全民国家”,否定国家的阶级性; 宣扬“全民革命”与“阶级合作”,反对阶级斗争等。为揭露国家主义派理论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团,通过《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
1926年下半年后,对国家主义派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国民党左派也开展了反对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国家主义派的影响日益缩小。
二、论述题
9.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如何形成的?
【答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2)1984年3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洪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行政区。
(3)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4)1988年,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形成环渤海开发区。
最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0.论述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的准备。
【答案】(1)整顿军备
①成立国防委员会
1937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同时也规定“国防委员会为便利决议之执行,得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之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国防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主席兼任之。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的设立,表明了国民党政府从国防决策机构方面开始初步调整。
②拟定作战计划
在前有作战计划的基础上,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最终拟订《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并于1937年3月修订完毕。战前备战的战略设计已基本完成。
③整编陆海空军
1935年3月,以陈诚为处长,成立了陆军整理处,负责全国陆军的整顿和训练,到全国抗战爆发时,国民党政府陆军己整理与未整理部队共计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加上特种部队,共约170余万人,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作战者,计步兵80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到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空军增至31个中队,编成9个大队和5个直属中队,此外尚有4个运输机队。总计全国空军共有各类飞机600余架。全国有飞机场262个,飞机修理厂6个。
海军建设由于耗资较大,并没有太大建树。
(2)加快经济发展
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决定通过“人力”、“地力”、“资力”、“组织力”的配合,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央、省、县各级均设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市镇设立各种同业公会,村设立农业协会,各规定其职责。193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通过国名经济建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积累了一部分宝贵的资源。
(3)交通建设
为了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国民党政府比较重视交通建设,取得的进展也较为显著。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