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之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学者报》(JournaldesSavants )

【答案】《学者报》于1665年由德尼·德·萨洛(DenisdeSallo )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定期公布新书书目,满足了社会需要,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欧洲许多同类刊物的楷模。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

2. 《铁嘴报》

【答案】《铁嘴报》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社会俱乐部的机关报,由修道院院长毛劳德·福适和记者尼古拉·邦维尔创办。该报秉承社会俱乐部的宗旨,宣传平均分配土地,限制过多财产,主张财产平均主义。社会俱乐部由第三等级的代表组成,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与后来的共产主义运动一脉相承。

3. KUNA

【答案】KUNA 是科威特通讯社(KuwaitNewsAgency )的简称。建立于1956年10月,是半官方的通讯社。负责对国内外发稿,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经济消息、金融消息、社会奇闻等。此外,科通社还经常转发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等海湾国家的报纸社论和其通讯社发布的消息,也常转发新华社的阿拉伯文消息。

4. 《法兰西晚报》

【答案】《法兰西晚报》由菲利普·维阿纳创刊于1944年8月22日,其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地下刊物《保卫法兰西》。创刊之初,大量刊登照片、图片和娱乐性新闻,以趣味性吸引读者,还专门聘请了原《巴黎晚报》主编拉扎雷夫担任主笔。20世纪40年代末,《法兰西晚报》并入阿歇特报团,成为法国最大的报纸。1976年,阿歇特报团将该报转让给埃尔桑报团。该报易主后逐步改变编辑方针,增加政治、经济等严肃性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以求增强竞争力。该报面向社会中产阶级,代表市民的观点和利益,政治上偏右。

5. 《温哥华太阳报》

【答案】《温哥华太阳报》属霍林格国际公司,是该公司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全国发行榜上位列第五。最初名称是《新闻一一广告报》,后改名《太阳晨报》,1944年出版商唐纳德·克罗米将其改名为《温哥华太阳报》。他坚持进行有分量的报道,强调地方新闻的鲜明性和可读性,雇用了一批专栏作家,向世界各地派驻记者,使该报的势力日增。

6. 意大利《晚邮报》

【答案】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意大利文对开报纸。1876年3月在米兰创刊。1912年成为意大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词利第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报纸。1925年后几乎成为法西斯政权的机关报。1945年一度停刊。同年4月26日改名《新邮报》出版,5月更名《消息报》。1946年5月称《新晚邮报》。1959年改用现名。从1974年起为里佐利财团所有。编辑方针以独立著称,国际新闻较详尽准确。日发行量62万份(1990)。另有海外航空版向国外发行。

7. “三社四边”协定(“联环同盟”)

【答案】“三社四边”协定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它们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8. “黄色新闻”(黄色新闻学)

【答案】“黄色新闻”是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开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它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在编排技巧和报道内容上,它有如下特点: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黑体字或套红色印刷); 滥用照片; 种种欺骗方法; 星期日增刊; 标榜同情“受迫害者”。

9. 《莱茵报》

【答案】《莱茵报》于1842年创刊于科伦,是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筹办,曾任编辑、撰稿和主编。该报揭示了当时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报刊出版问题、农民问题、德国统一问题等,抨击了普鲁士的官僚制度、政治措施。1843年被查封。《莱茵报》是德国第一家具有广泛影响的资产阶级反对派报纸,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

10.第四媒体

【答案】第四媒体是指因特网,即将它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大众传播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形式。它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具备海量信息、传播迅速、信息检索、超越时空限制、交互性及小众性等优势。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因特网被正式承认为“第四媒体,’o

11.《俄国财富》

【答案】《俄国财富》是19世纪90年代俄国民粹主义繁荣时期民粹派宣传其主张的重要讲坛。该杂志是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1876年在莫斯科出版,同年迁至彼得堡,创刊之初刊登了许多

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章。俄国民粹派的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于1894年至1904年任主编。80年代以后,米海伊洛夫斯基逐渐由革命民粹主义者蜕变为自由民粹主义者,《俄国财富》也随之成为自由民粹派的机关报。从90年代起,该刊登载了一系列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污蔑革命群众运动。1905-1907年革命后,《俄国财富》改变了编辑方针,政治上保持中立,1918年停刊。

12.俄罗斯新闻社

【答案】俄罗斯新闻社的前身是新闻通讯社,由苏联的四个团体一一新闻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对外友好和文化联系协会、全苏政治科学知识普及协会于1961年2月联合创办。1991年以后,新闻社划归俄罗斯联邦管辖,改称俄罗斯新闻社。1992年初叶利钦将之与塔斯社联合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简称“俄通社”,以“俄通社一塔斯社”的电头发稿。1994年叶利钦又将俄罗斯新闻社独立出来,重新获得国家通讯社的资格,地位与俄通社一塔斯社相同。

13.星法庭

【答案】星法庭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该法庭完全为封建王朝压制言论服务。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著名的“星法院法令”,该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全体印刷商的印刷机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 ②伦敦市外,除了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律禁止印刷; ③除非教会同意,不再允许新的出版商登记; ④特许制的各项规定; ⑤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申请许可,否则处以罚款或者坐牢处分; ⑥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机有搜索、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利; ⑦出版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但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印刷商各限有一名学徒。在“星法院法令”颁布后的54年间,星法庭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栓桔。后来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理的基础。1641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才被正式取消,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14.《祖国纪事》

【答案】《祖国纪事》是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该刊是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前期由安·克拉耶夫斯基发行,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后别林斯基同克拉耶夫斯基在政治观点上发生了分歧,转到《同时代人》杂志工作,《祖国纪事》的战斗性有所减弱。1848年以后,在沙皇政府出版监督委员会的严密管制下,该杂志逐渐带有了学院派色彩。1868年转入涅克拉索夫之手,重新发扬民主主义的革命传统,抨击专制制度,支持农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因而多次受到出版检察机关的迫害和查封,1884年被迫停刊。

15.《人民论坛报》

【答案】《人民论坛报》是原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1948年12月16日在华沙创刊。是波兰工人党和社会党(左翼)合并为波兰统一工人党后,在两党的机关报,即《人民之声报》和《工人报》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的。日报,每周出版6次,星期日及大的节日休刊,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