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货币供给包括( )和货币供给行为两大内容。
A. 货币总量
B. 资金运用量
C. 货币流通量
D. 货币供给量
【答案】D
【解析】货币供给由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部分组成。前者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后者是指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
2. 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 )。
A. 铸币平价
B. 法定平价
C. 通货膨胀率
D. 购买力平价
【答案】A
【解析】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国家单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作铸币平价,两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就是铸币平价。
3. 金融危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 金融机构经营困难
B. 财政负担加重
C. 货币政策效率降低
D ,出现债务紧缩效应
【答案】ABCD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货币政策效果( )。
A. 取决于IS 、LM 曲线的斜率
B. 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
C.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得到加强
D. 在浮动汇率制度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完全无效
【答案】D
【解析】浮动汇率制和资金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具有扩张效应,可归结为:在造成本国产出上升的同时,却使得外国的产出下降。因此,这时的本国货币扩张是一种、典型的“以邻为壑”政策:本国产出的扩张,部分是靠外国产出的相对下降实现的。
5. 西方学者所主张的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是( )
A. 购买力
B. 支付便利性
C. 流动性
D. 金融资产期限
【答案】C
【解析】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6. 对货币单位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
B. 规定了货币单位的名称
C. 规定本位币的币材
D. 确定技术标准
E. 规定货币单位所含的货币金属量
【答案】ABE
【解析】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货币单位的确定更重要的是确定币值。当铸币流通时,就是确定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7. 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
A. 可转换理论
B. 预期收入理论
C. 真实票据理论
D. 可贷资金论
【答案】C
【解析】真实票据论又称商业贷款理论,其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 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贷款如果具有自偿性,最为理想。
8. 关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现货市场上商流与物流在时空上基本是统一的
B. 并不是所有商品都能够成为期货交易的品种
C. 期货交易不受时空限制,交易灵活方便
D. 期货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为了获得实物商品
【答案】C
【解析】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交易灵活方便,随机性强,可以在任何场所与对手交易。期货交易必须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
9. 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B.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C. 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
D. 我国财政支出中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的体现
【答案】ABD
【解析】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也不尽合理。
10.可能发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货币制度是( )。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虚金本位制
【答案】C
【解析】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铸币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而不随着市场中金、银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实践证明,在双本位制下,尽管有两种法定本位币,但是实际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总是一种货币: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金银两种货币在流通中交替执行货币职能,即“劣币驱逐良币。”
二、判断题
11.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减去输出黄金的成本,包括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输入的成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的中点就是铸币平价。( )
【答案】错
【解析】黄金输出点等于铸币平价加上输出黄金的成本,包括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黄金输入点等于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输入的成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的中点就是铸币平价。
12.TS-LM 理论则认为利率是由资本的供求均衡点所决定。( )
【答案】错
【解析】TS-LM 理论则认为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等多种供求因素共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