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4岁。半月前突然惊叫一声后倒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面色青紫,持续约5分钟逐渐清醒,醒后无不适主诉。5年前曾有类似发作1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1周前脑电图检查、头磁共振检查正常。关于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 发作分强直期、阵挛期及阵挛后期三期。 起始于脑局部,不伴意识障碍。 发作时意识丧失。 每次发作持续约半小时。 重复阵挛性抽动伴意识丧失。 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 简称大发作,是常见的发作类型。 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
患儿男,2岁,反复咳嗽和喘息发作6个月,夜间为甚。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粗湿啰音,余无异常发现。外周血WBC7×10/L,N0.51,L0.49。若患儿胸部X线检查示肺充气过度,PPD试验为阴性,纤支镜排除异物支气管舒张试验为阳性,过去有反复喘息发作,有湿疹史,该例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呼吸道吸入糖皮质激素。 口服糖皮质激素。 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β受体激动剂。 发作时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长期使用抗生素。
男性,14岁。半月前突然惊叫一声后倒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面色青紫,持续约5分钟逐渐清醒,醒后无不适主诉。5年前曾有类似发作1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1周前脑电图检查、头磁共振检查正常。1周后复诊,述昨日下午及今晨又发作2次,发作情况同前,治疗药物首选() A.地西泮。 丙戊酸钠。 乙琥胺。 卡马西平。 氯氮平。
患儿男,3岁6个月,因发热18小时,伴皮疹1小时入院,病程中呕吐3次,伴神萎、尿少,于1月20日入院,查体:T39.5℃,BP68/30mmHg,嗜睡状,面色青灰,唇周发绀,心率128次/分,心律齐有力,双肺呼吸音清晰,腹不胀,软,无压痛,臀部及下肢见散在瘀斑、瘀点,以臀部为主,四肢膝关节、肘关节以下凉,见大理石花纹,颈阻力(+),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给予患儿2:1等张含钠液250ml快速扩容后,下一步应给予的药物是()。 A.扩血管药物。 缩血管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20%甘露醇。 镇静剂。 强心剂。
患者男,72岁。1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背,胸骨及肋骨疼痛,呈间断性,自服氨酚待因片或布洛芬后疼痛可缓解。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体: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弱,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患者免疫球蛋白定量回报:IgM小于0.18g/L,IgG72g/L,IgA小于0.25g/L;HGB110g/L;Ca2+1.82mmol/L,Crea101μmol/L,BUN8.1mmol/L。按Durie临床分期分组为() A.Ⅰ期。 Ⅲ期。 A组。 B组。 Ⅱ期A组。 Ⅲ期B组。
患者男,72岁。1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后背,胸骨及肋骨疼痛,呈间断性,自服氨酚待因片或布洛芬后疼痛可缓解。行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查体:T36.6℃,P84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神清,轻度贫血貌,睑结膜略苍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弱,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需完善的生化检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