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词义的模糊性

【答案】词义模糊性是指从客观事物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词语意义的一种的特征。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概括抽象的反映,概括是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为一般的、简单的东西。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语言中“早晨”和“上午”,“下午”和“傍晚”,“傍晚”和“夜晚”等都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相互间没有一个几点几分的明确界限。即使像“人”这样的词义,尽管所指是明确的,但词义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每个人的回答也决不会完全一样。这些例子说明,一般词的词义多少都带有模糊性。

2. 反义关系

【答案】反义关系是指意义相反的一对词之间的关系。语言中有很多意义相反的词,称为反义词。它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利用来揭露矛盾,突出对立面。

反义关系有互补反义关系和和极性反义关系两种类型。如“长”与“短”、“拥护”和“反对”“生”和“死”,都是互补反义关系,其中不允许插入第二种状态; 而“白”和“黑”、“大”和“小”、“朋友”和“敌人”等都是极性反义关系,其中都还允许第三种情况存在。

3. 共同语

【答案】共同语是在某一基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它包括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或国家共同语是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更高形式的通用语,这是有具体音值标准的、涵盖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变体的通用语。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的区别在于,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的通用交际语,而国家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

4.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此词义与另一咚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

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二、简答题

5. 词法和句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案】(1)区别: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称作词法。组词成句的规则称作句法。两者是不同的语法规则。

(2)联系:词法和句法是不同的语法规则,但二者有密切的联系。

①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的。

②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

③词法和句法是互相补充的。

6. 词缀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答案】词缀是定位不成词语素,表示附加的意义或语法作用。词缀的类型主要有:

(1)前缀、中缀和后缀

词缀按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戮附在词根前的词缀称为前缀,如汉语“第一”中的“第”:戮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如“小刀子”中的“子”;而中缀少见,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

(2)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词缀按其语法功能,可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派生词缀豁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即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7. 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的作用有哪些限制?

【答案】语音规律就是把一定历史时一期内语言中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加以概括的公式。一种语言的语音规律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语音规律的作用虽有多重限制,但在限定的范围内却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例外”,它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

8. 车甫音发音的三阶段是什么? 举例说明。

【答案】单独发一个完整的辅音,都要经过发音的三个阶段:成阻、持阻和除阻。成阻是有关的发音器官开始动作、形成阻碍的阶段; 接着是发音器官的持阻; 最后,发音器官山持阻到回复原状,就是除阻。例如发塞音[p]时,首先把上下唇合拢,使口腔闭住,这是成阻阶段:然后气流由肺部呼出,被堵在口腔内,这是持阻阶段;最后把双唇张开,让气流冲出,这是除阻阶段。

9. “毛主席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的含义与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的含义是不是一致?

【答案】不一致。这句话中所用的两个“语言”指的是“言语”,即写作时写下来的话。话都是由某种语言的词按照这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它也有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但它不是这种语言本身。因此,它们不同于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我们课文中所讲到的“语言”指的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10.术语在词义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科学术语一般都是单义的,并且没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例如“政治”“原子”“分子”“元音”“辅音”“导弹”“火箭”等,这是科学术语的最大特点。但是每个科学技术部门本身都是一个系统,它所采用的术语因之也构成了一个系统。不同的科学技术部门采用同一个词为术语并不是术语的歧义的表现。

11.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的叫喊的学说和语言起源于游戏歌唱的学说有什么错误?

【答案】(1)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的喊叫的学说是19世纪西欧语言学家诺瓦雷提出的。 他不能看出劳动在语言起源中所起的真正作用,片面地认为语言起源于伴随劳动的叫声,为使劳动时肌肉活动的节奏化而发出的叫喊就是最初的语言。该学说的错误在于,仅仅是肌肉活动的节奏化的要求不能促使语言的产生,因为这种要求是容易满足的,只需喊叫,就能做到。而语言的创造却为的是适应劳动中彼此交谈、认识客观事物、从而改造世界的需要,也只有在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劳动的促进下,类人猿才能具备创造语言的可能。

(2)语言起源于游戏或歌唱的学说是由20世纪丹麦的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提出的,其错误性在于,如果为的是满足嬉戏或歌唱的要求,就无需创造语言,因为人的祖先早就能满足这一要求。

12.什么是语言的基本词汇? 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语言中有这样一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例如日常接触的自然现象、人的器官和肢体、亲属、方位和时令、数目、某些劳动工具以及与日常言行有关的现象等等。这些词大多是属于基本词汇的。属于基本词汇的词称为基本词。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和构词能力强的特点。

13.列举说明名词有几个语法范畴。

【答案】名词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三种。

(1)性

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bol (碗)是阳性,pomme (苹果)是阴性。而冠词和形容词常常修饰名词,它们也会随着有关的名词而有性的变化,但只有进入句法结构中才能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如,une grande amie(一位好朋友),这里amie 是阴性的,所以修饰它的冠词une 和形容词grande 也都是阴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