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下列晏阳初的“四大教育”中,他认为哪一种教育最为根本? ( )

A. 文艺教育

B. 生计教育

C. 卫生教育

D. 公民教育

【答案】D

2. 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

A. 新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学制

D. 壬戍学制

【答案】B

3. 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所主持的兴学称为( )

A. 庆历兴学

B. 熙宁兴学

C. 崇宁兴学

D. 中兴兴学

【答案】B

4. 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

A. 启发诱导

B. 教亦多术

C. 教学相长

D. 有教无类

【答案】A

5.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 举人

B. 贡士

C. 秀才

D. 进士

【答案】D

6.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 指导教育实践

B. 规范教育行为

C. 揭示教育规律

D ,制定教育方针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理解情况。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样类型的题目在教育学原理的前几年的试题中考查过,就是说,科学对应的就是规律,明白这个关键点,这道题选对也就很容易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认知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考查。根据班杜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联结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调的则是通过奖惩来养成行为习惯,不重视榜样的作用。

8.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考查。有意义接受理论也称为认知接受理论,它高度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则应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组织框架,“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呈现现行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理论和最近兴起的认知建构理论都不强调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

9. 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

A. 文雅教育

B. 文体教育

C. 职业教育

D. 军体教育

【答案】D

【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10.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

A. 掌握目标

B. 学习目标

C. 任务日标

D. 表现目标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的目标定向理论的掌握程度。通常,在教育实践中,当儿童面对学业的失败和困难时,通常有有两种反应,一种表现出无助取向,把困难视为失败,看做自己能力低下的表现; 另一种,表现出进取取向,进取者则把困难视作暂时的挫折和进一步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将难题看做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解决的挑战,德韦克发现,这是因为这两类儿童有着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掌握目标定向,叫做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消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成绩目标定向,也叫做自我卷入目标定向。由此可见,ABC 是同样的意思,是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这道题说的是消极取向的孩子,所以,应该选择D 。

11.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除了进士之外,学子比较热衷的是( )

A. 明法

B. 明字

C. 明算

D. 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