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874新闻传播业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论辩型社论

【答案】论辩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它的任务,对外,揭露、批驳霸权主义的冷战思维和行径,及其所推行的强权政治,尤其是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或别国内政,以破坏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图谋和谬说; 对内,则是对重大违法乱纪和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批判,对极左思潮进行批驳,对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动思潮进行揭露和批驳,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揭露、辨正和批驳,旨在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引导舆论。

2. 新闻素养

【答案】新闻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基础。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电视素养、知识素养、大众传媒素养和美学素养。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各相当的新闻理论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报道、报道效果如何都是电视新闻编辑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

3. 社评

【答案】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沦,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属言论、杂文性质。它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该现象的看法,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其作者不限,可以是本报刊的编辑、记者,也可以是社会群众。

4. 工作述评

【答案】述评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由于记者的活动范围广,所以述评的选题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样就可以及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述,增强评论的时效性和群众性。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或问题进行评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不仅需要及时得到各种必要的信息,在他们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思考的同时,也需要了解新闻媒介或记者的看法和主张。以便做出自己的判断,辨明是非和方向。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的问题,更是如此。

5. 电视专题评论

【答案】电视专题评论,又称电视评论片,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6.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7. 栏目宗旨定位

【答案】栏目宗旨定位即栏目方针定位,是指广播电台在总的编辑方针的指导下为具体的栏目制定的编辑方针。一个栏目的宗旨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栏目宗旨定位是广播评论栏目策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8. 音响评论

【答案】音响评论是指兼用实况音响、背景音响和解说及论述性语言表达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其中,实况音响一般是指伴随人物或事物出现的音响; 背景音响,是指为说明主题、服务于内容而收集和运用的资料性音响。以上音响只要具备真实、清晰、典型等基本素质,并能与解说或论述性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都可以成为表达内容的手段和说明论点的依据。

9. 群众参与式评论

【答案】群众参与式评论是指报纸邀请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人物,在深入基层的编辑的协助下,撰写富有理论思考的群众系列评论。这种群众系列评论,不只是运用评论引导舆论方式上的创新,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扬光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主体。

10.杂文

【答案】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1.特约评论员文章

【答案】评论员文章前面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为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特约评论员文章的任务是就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思想间题、政策问题和重大改革举措

发表独到见解。规格比本报评论员文章要高一些,主要约请有关党政领导机关或理论学术机构的负责干部、专家,以及学有专长的有关人士撰写。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也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12.电台的不署名评论

【答案】电台的不署名评论是指类似于报纸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的一种评论形式,代表编辑部发言,体现编辑部对于所评论的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和观点。这类评论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也是编辑部精心经营的评论形式。不署名评论主要有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和“编后话”。不署名评论的种类,是按论题的重要程度划分的,不同的评论名称代表不同的评论规格,以及相应的应用范围。

二、简答题

13.新闻评论在政治上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新闻评论在政治上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指新闻评论的立论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向广大受众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当前,其内容必须正确地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体现党的基本主张。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为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必须做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①具体而言,在评论工作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方面,需要强调的是,在新闻评论工作中既要体现党的主张,又要反映人民诉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既要注意关心人民疾苦,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勇于同种种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正之风作斗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切身体验去进行宣传,使人民群众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一步步地提高觉悟,理解党的政策,拥护党的卞张; 又要十分注意引导人民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地为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决不能“言不及义,好行小惠”,不讲社会主义的前途、理想以及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使人们的思想局限在个人眼前利益的狭隘圈子里。

②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譬如,当前党中央对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这要求新闻传播包括评论工作在内,应积极主动地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应创造J 睦地在全社会营造讲道德、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

(2)为坚持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做到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必须加强宣传的组织纪律性。

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从业人员,媒体的一切舆论(评论工作包括在内),如果不置于党的统一领导下,不遵守党的宣传纪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就会“各吹各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