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然美

【答案】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 审美教育

【答案】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不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3. 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

【答案】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 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 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二、简答题

4. 简述喜剧性的基本美学特征。

【答案】(1)喜剧性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是“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①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②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5. 简述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

【答案】(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

形式诙谐可笑。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 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6.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在美学讨论中涉及哪此主要内容?

【答案】(1)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的四种不同意见

①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②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是研究美的艺术。

③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黑格尔派美学,同时非常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他认为美学研究对象不应是美,而是艺术。

④近代心理学美学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如“移情说”、“心理距离说”等。

(2)美学对象研究中涉及的一些主要内容

①美的问题

包括研究美的普遍本质,即决定各种美的事物成为美的原因是什么? 从哲学基础上研究美究竟是主观的? 客观的? 还是主客观的统一等等。美和真善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美有无客观规律可寻? 美的根源、特征、形态以及美的相对性和美的客观标准如何统一理解等等。

②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

如研究美感不同于科学认识、伦理道德认识的特点。美感与快感的联系和区别,美感中各种心理因素如知觉、想象、情感和理性的关系,这些都是属于审美心理学。

③艺术问题

有两种情况且都是结合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这个美学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的:

a. 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批评作全面的研究,即从哲学上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

b. 侧重于研究艺术美的问题。

④美育问题

a. 包括美育的本质特征、任务以及美育的实施。

b. 美育是为了提高审美主体,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以便更好地去创造美。

7. 简述“荒诞”的审美特点。

【答案】(1)平面化:西方现代派艺术不再在理性意义上把实体看作是可以个别地或整体地透彻了解的存在大系

(2)平板化:时空深度的取消,秩序不复存在,造成了无高潮、无中心的出现;

(3)价值削平:荒诞艺术绝对地否定任何价值。

8. 简述美学史上对丑的研究。

【答案】(1)荷迦兹对丑的研究

①他认为丑是自然的一种属性,适宜可以产生美,不适宜则会变成丑。

②他还认为变化可以产生美,而“没有组织的变化、没有设计的变化,就是混乱,就是丑陋”。

(2)鲍姆嘉通对丑的研究美本身就使观者喜爱,丑本身就使观者嫌厌。

(3)谷鲁斯对丑的研究

从主观的感受来规定丑的本质,他认为:“丑这个范畴是在审美的外观上肯定会使高级感官感到不快的东西。”

①一是否认丑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客观性质,由于这种性质才引起特定的感受;

②二是丑可以引起不快,但引起不快的并不一定都是丑,如室内的温度过热或过冷都能使人感到不快,但并不是丑。

(4)克罗齐对丑的研究

①他认为美是成功的表现,丑是一种不成功的表现。他所谓的“表现”是指主体心中所产生的物象。

②他也是否认丑是客观事物的一种性质,他所谓“表现”,即心中的物象,实际上都是指的精神活动,在艺术中仅仅把丑归结为形式上的杂多也是片面的。

(5)马克思、恩格斯对丑的研究

①在谈到现实中丑的事物时,把“丑”看作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并从历史的发展中说明丑的根源。指出生活中的丑和卑鄙、虚伪、腐朽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如果从美学上研究丑,则必须结合形象。一切美和丑都不是抽象的,只有当这种内在因素显现为形象,这才是美学上所研究的丑。

9. 如何理解荒诞感。

【答案】(1)荒诞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

(2)荒诞感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人与世界的疏离,一个是由此造成的心理苦闷。

(3)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是一种复杂的审美体验类型,可概括为含有痛感色彩的焦虑。荒诞感更多的似乎是一种理智感而不是一种激情。

(4)荒诞是反形式,这点和丑接近,荒诞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对审美主体的知觉和想象造成障碍和冲突。

(5)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悲,是人与自然、社会最深的矛盾,他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感悟。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