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作为煤炭消费大国和生产大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将依然是我国主要能源,煤炭生产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生产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而且关系到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社会责任,煤矿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井下人员管理提出了极大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采掘业的拉动,矿井安全生产矛盾日益突出,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为主要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由之路。传统的通过灯牌管理井下人员的办法,粗放低效。既不能对井下人员的工作动态进行管理,又不能体现安全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矿井下人员管理定位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矿山井下生产作业程序和特点认真调研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煤炭工业的实际需要,开发设计了“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该系统是自动化控制技术、高端的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有机的结合,解决了应用于煤矿井下的信号转换和信息处理、网络数据通信、设备安全运行、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为矿井下设备和人员监测、控制以及跟踪管理,安全救护,抢险救灾的高效运作,以及人员管理和生产统计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该平台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基础,通过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来实现人员定位;通过RS485和CAN总线结合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WEBGIS)、数据库技术等构建,实现人员安全管理。 在此平台上,可以集矿井远程实时监测监控、分析计算和督办调度于一体,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监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