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称解释
1. 系列报道
【答案】系列报道是指对在一个较短时间内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或一个重大问题的几个侧面,分为若干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的篇章加以报道的形式。选好主题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关键,它不仅要统帅所有的材料,还要统帅各个独立篇章的中心思想,使它们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占有大量材料是完成系列报道的基础。安排系列顺序时应注意各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利于发挥其强势。系列报道不仅仅简单报告事件的现状、变动和结果,而且还需透过现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种有较强指导性的报道形式。
2. DEE 结构
【答案】DEE 是指描写(Deeoription}、解释(Explanation )、评价(Evaluation )oDEE 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 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 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
3. 延安((解放日报》
【答案】《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原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停刊。该报创刊初期曾以大量篇幅报道、评论苏德战争的爆发,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解放日报》于1942年进行改版,内容改以报道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为主,加强了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突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根据地、八路军的情况。该报还发表了许多阐述新闻工作的社论和文章,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础。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消息,他的重要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首先在该报发表的。
4. 新闻素描
【答案】新闻素描又称特写性消息,实际上就是微型特写。它是以“再现”手法写作的新闻家族中的代表性成员。新闻素描的特点是以描为基调。它基本上通篇描写,全过程描写,通过描写,再现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和场面,再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幕。这是新闻素描的基本特点。
二、简答题
5. 为什么要寻找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新闻角度?
【答案】(1)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①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角度选准了,入手便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
②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
③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打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获取非时问差独家新闻,便成为记者们努力的方向。
(2)最佳新闻角度
①《新闻文体与写作技巧》中最佳角度的标准
a. 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
b. 能体现事物的本质;
c. 有生动活泼的内容;
d. 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②西方记者的选择标准
a. 切中要害,最能说明问题的角度;
b. 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
c. 读者最易接受的角度;
d. 读者最关心的角度;
e. 时空距离读者最近的角度;
f. 最有人情味的角度。
③本书的概念
最佳新闻角度是读者的需要,是记者表现事实的入手处。
6. 谈谈综合性消息的写作方法。
【答案】综合性消息以及经验性消息写作由于报道的内容不同,它们的写作方法也有所区别:
(1)对比和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所报道的一些社会或自然界的现象、问题,往往呈渐变状态,小像事件,特别
是突发性事件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新闻界常说,“比较出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尤其如此。
(2)量化和集中
事象分散不易让人看到问题的全貌。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一一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3)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是非事件性消息,尤其是综合性消息写作的又一重要方法。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综合性消息应特别重视“点,’,应以典型开路。典型事例有如特写镜头,可以将同类事物共有的特点集于一身,加以放大,让读者看到细微之处,仿佛借助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获得实实在在的认识和感知。
(4)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非事件性报道较少被动性,大多带有主动出击的特点。亦即,大多数非事件性报道,记者是为了反映某种情况或问题而行动的。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一一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
7. 特写与消息、通讯之间有何区别?
【答案】特写是从消息和通讯之间衍生出来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1)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特写与消息都要求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两者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浓笔展开。即消息是以简洁和用事实说明问题取胜,而特写则以描绘新闻事件中有形象感的镜头取胜。
(2)特写与通讯的区别
①特写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新闻性。
②在报道同一件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向读者展示其纵断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而特写则集中笔力着重展示新闻事实的某一个横断面,不一定需要完整的情节。
③特写比一般通讯写作更集中、细腻、突出,而且写作手法更迅速与洗练。
三、论述题
8. 论述通讯和文学、评论、调查报告、回忆录、人物传记、消息等文体的区别。
【答案】通讯的特点,可从比较中清楚地显示出来。
(1)通讯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
通讯属于新闻体裁,必须遵守新闻真实的原则。通讯在情节、结构、语言等力面,虽然与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