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含量比较研究

关键词: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秦岭

  摘要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隶属于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雌雄异株,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习称“南五味子”,主要药用成分为木脂素。随着华中五味子药用价值被人们广泛认可,华中五味子果实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目前,对华中五味子果实木脂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的研究较少,华中五味子藤茎含有与果实相同的木脂素成分,可代替果实入药,而不同种群华中五味子藤茎其木脂素成分及含量会存在差异。秦岭是我国华中五味子道地产区,以野生资源为主。本研究采用HPLC检测秦岭9个地区的华中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探讨9个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间木脂素含量差异、地理气候因子对木脂素的影响以及木脂素含量与藤茎直径的关系,为华中五味子药用资源的扩大、藤茎的再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
1. HPLC检测秦岭9个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135份样本,结果显示藤茎中木脂素成分与果实相同,均含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9个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间四种木脂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五味子酯甲和甲素含量较高,醇甲含量很低。总体来看,佛坪华中五味子藤茎中四种木脂素含量均最高,镇坪、紫阳次之,而宁陕和宁强均较低。
2. 对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含量受地理和气候双重因子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藤茎采样地的地理气候因子,结果显示采样地地理气候特征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年均气温、纬度、海拔、年降水量、经度和年日照时数。
3. 利用隶属函数探讨华中五味子藤茎木脂素含量与其直径关系,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藤茎直径分别为3.97~6.49 mm、3.73~5.16 mm、4.43~6.31 mm和3.74~5.62 mm时含量较高,分别为0.1618~0.2312 %、0.3851~0.5502 %、0.7178~1.0254 %和0.0312~0.0446 %。藤茎直径为4.00~5.78 mm,四种木脂素总含量较高,为1.2958~1.8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