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 )出现的。
A. 唐代
B. 汉代
C. 秦代
D. 周代
【答案】B
2. 1966年,受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苏联开始新一轮教育改革,矛头直指1958年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即( )。
A. 片面强调提高智力水平,忽视基础知识教学
B. 片面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忽视提高智力水平
C. 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教学,忽视理论知识教学
D. 片面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忽视生产劳动教学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对1958年教育改革得失的掌握程度。1958年,为了解决升学和就业之间的矛盾,苏联颁布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简称《法律》)。《法律》规定,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和公益劳动是中学的首要任务,青年工人学校和农村青年学校被视为进行完全中等教育的最主要的学校类型。教育改革的着重点放在了加强学校和生活的联系上,强调加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作准备。但顾此失彼,这次改革削弱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1966年,受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影响,苏联开始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矛头直指1958年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即片面强调生产劳动教学,忽视理论知识教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
3. 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4. 20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
A. 自然后果
B. 作业的作用
C. 感官教育
D. 游戏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感官教育。她极为重视感官教育,其感官教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的训练,其中以触觉练习为主。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感官,专门设计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在实施感官教育时,蒙台梭利强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而敏感期的出现是服从个体发展节律的,故应根据这种发展节律设计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感官教育。在感官训练上可采用分解的办法,把复杂的整体分解为简易的几部分进行练习。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
A. 实验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批判教育学
D. 科学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901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首先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1907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又出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随后众多的教育学家加以发展。实验教育学家认为,应该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狄尔泰和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和厄布迪尔等人。
6. 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小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A
7. 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中国政府公布了( )
A. 《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B. 《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
C. 《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D. 《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答案】A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杳了对中国收回教育权运动的重要举措的掌握程度。近代,帝国主义通过教会学校对华文化侵略进一步加深、加剧,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教育是拯救中国的手段,所以,对中国的教育主权不断的重视。起因于教会学校阻挠学生的爱国行动,许多学生退学表示抗议,得到很多人支持。运动不断扩大。其中,中华教育社与1924年7月召开的年会上讨论了余家菊提议的《请求力谋收回教育权》,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同一年10月召开的年会上通过了《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
两个议案。为了收回教育权,192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的文件。
8. 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9. 在实行的大学区制中,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是( )
A. 教育部
B. 北京大学
C. 科学院
D. 人学院
【答案】D
10.学制规定犷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A. 主导与辅助关系
B. 领导与从属关系
C. 合作与竟争关系
D. 衔接与分工关系
【答案】D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这题很活,需要仔细分析,学制是指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