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园圃
【答案】“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之外的第三个源头,“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为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并有界定四周的范围。西周时,往往园、圃并称,其意亦互通。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果蔬纳入市场交易,民间经营的园圃亦相应普遍起来,带动了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也从单纯的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的审美领域。
2. 舫
【答案】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又称“不系舟”,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船首的一侧设平板与岸相连,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二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颇具跳板之意。船体部分通常采用石块砌筑。
3. 障景
【答案】障景指的是遮住破坏景观的事物,或者暂时遮住应当马上出现的景物。这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4. 相地
【答案】原是中国踏勘选定园林地域的通俗用语,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有专论踏勘选定园址的《相地》一章。相地包括园址的现场踏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地形、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
5. 一池三山
【答案】“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在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三山象征着封建帝王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自从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瑶池三仙山”开始,“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6. 王维辋川别业
【答案】“辋川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建于陕西蓝田县南约20公里的一处别墅宅园。园中有
多种地形、水体及茂密的植被,总体看来以天然风景取胜; 局部的园林化处理侧重于各种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丛植成景; 园林中建筑并小多,形象朴素,局部疏朗。
二、填空题
7. _____和_____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答案】辋川别业; 庐山草堂
【解析】“辋川别业”唐代诗人王维在辆川山谷营建的园林,今已湮没。“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白居易既是名播中外的大墨客,也是一位情味高远的园林艺术巨匠,“庐山草堂”就是他掌管修建的私园中情绪投入最多的一处,也是白居易林园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8. 宋代著名的东京四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琼林苑; 玉津园; 金明池; 宜春苑
【解析】“东京四苑”是北宋初年建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位于当时的东京城外。
9. 清代李渔首创的_____,是在墙上开窗,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使景入画的一种做法。
【答案】洞窗
10.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又称_____
【答案】山庄
【解析】“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在唐代称之为别业、山庄、庄,规模较小的也称山亭、水亭、田居、草堂等。
11.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_____和_____。
【答案】城市私园:郊外别业
【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转折的时期,这时私园也正在发展转折阶段。其中有建在城市里面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一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郊外别业一庄园、别墅。
12.我国清代造园家计成关于园林营造的理论论著是_____。
【答案】《园治》
13.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帝王宫苑是_____。
【答案】承德避暑山庄。
【解析】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又名热河行宫,建于17031790年,是我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14.中国古典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内御园:行宫御园:离宫御园
【解析】皇家园林因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内御园、行宫御园、离宫御园。
①大内御园一般建在京城里面,与皇宫相毗连,相当于私家的宅院:
②离宫御园则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并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处与大内相连的政治中心;
③行宫御园是皇帝外出临时或短期居住的地方。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则大多数建在都城的近郊、远郊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
15.汉武帝改造了一个园林名为_____,开凿一个湖名叫_____湖中有三岛_____、_____、_____,开创了_____格局。
【答案】建章宫: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 一池二山
16.张南垣是_____朝_____家。
【答案】明; 叠山造园
【解析】张南垣,明末清初的叠石造园师。张南垣从小有绘画天赋,师从董其昌学画,绘画的功底,为张南垣日后的叠石造园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将画理融于园治,往往每置一景,常常别出心裁,结果巧夺天工,宛如山水图画一般,从此声名鹊起,江南不少名园就出自他手,如无锡寄畅园、太仓的南园和西园、嘉兴烟雨楼的假山、苏州的东园、上海的豫同等。
17.北魏人_____(人名)写的《_____》(书名)描写了当时洛阳城市园林盛况,称:“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
【答案】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解析】《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炫之,北朝时期北平(今河北满城)人,该书是记述北魏时期洛阳佛寺兴衰的历史和人物故实类笔记,在学界有着极高的文献价值。
18.汉代上林苑中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开辟太液池,并堆筑蓬莱、方丈、瀛洲_____。“_____”也成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答案】建章宫; 一池三山
【解析】建章宫为汉武帝所建,是上林苑内主要十二宫之一,西北部开凿大池“太液池”,池中建筑三个岛屿,象征东海的蓬莱、方丈、瀛洲,它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三、简答题
19.简述乾隆之所以继圆明园诸园建成后又在翁山西湖兴建清漪园的真正原因。
【答案】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以前,清廷己在香山、玉泉山及西苑先后修建了四座皇家园林,即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这四座皇家园林都是从康熙皇帝时开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