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12社会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

【答案】社会事实是指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十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涂尔干的这一界定包含了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三个突出特征: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 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 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

2.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答案】社会设置又称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设置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制度的普遍性; ②制度的特殊性; ③制度约束的集体性:④制度影响的稳定性。

3. 戏剧论(戈夫曼)

【答案】戈夫曼的戏剧论是社会互动理论中的一种观点,他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口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在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创造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戏剧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4. 社会政策

【答案】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社会政策具有权威性、价值性、政治性、原则性、强制性、时代性、可行性和具体性等性质。

5. 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案】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

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6. 安全阀制度

【答案】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J 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寨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科塞认为,敌对情绪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指向对立面、指向替代目标与没有对象的情绪发泄,其中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就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科塞并不认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虽然可以发泄情绪、转移日标,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无法真正解决矛盾,并且还将因为阻塞发泄而使紧张聚集,可能形成毁灭性爆发的潜在隐患。

7. 社会群体

【答案】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8. 先赋角色

【答案】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先赋角色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先赋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流动很少,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人们后天获得的。

二、简答题

9. 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答案】社会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矛盾和冲突。其中,比较引人注日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

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①无效的文化传递

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校正。

②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是指一些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

(3)代差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频繁,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

必须对代差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是下一①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代差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

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正是通过这样的“变异”和扬弃,社会文化才得以向前发展。

②对代差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代差两方中的任何一方,不能笼统地说老年人保守或说青年人激进,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任何社会中个人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个人的绝对自由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社会控制仅仅是限制和制约了个人的绝对自由,而并没有限制和制约个人的相对自由。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1)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指导。

(2)过度控制不适当地限制了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欠度控制则不适当地放纵人们的社会行为,这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3)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将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