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而言,汉式英语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现象。这是因为外语学习者脑海中已经具备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母语体系。长期以来,汉式英语在二语习得领域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语言学家和教育者们的密切关注。
本研究以补缺假说理论为基础,致力于对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汉式英语问题进行干预研究。研究问题如下:一、在英语写作中,基于补缺假说理论的有声访谈型干预和仅给出正确说法的批阅方式是否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减少产生汉式英语的概率。哪种干预形式更为有效?二、哪种汉式英语能够更加有效成功的被干预?作者对20名就读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中国大学生进行分组干预,且对其写作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干预方式都对学生写作产生一定影响,但基于补缺假说理论的有声访谈型干预效果更佳明显。在常见的五类汉式英语错误当中,“近义词混用”,“字面翻译”,以及“逻辑连接不当”可被成功的进行干预。然而,“同义词堆砌”和“文化负迁移”这两类错误则较难被攻克。试验后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意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上述结论。
总的来说,本研究验证了基于补缺假说理论的有声访谈型干预能够有效的建立起与外语形式相匹配的二语语境知识,从而更加有效的减少学生产生汉式英语错误。同时,本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定启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正确的外语语境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