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614政治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③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2.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3. 司法独立

【答案】司法独立是指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根据资产阶级国家宪法和法律以及学者的解释,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干涉,法院和法官的审判活动只服从宪法和法律; 二是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也不受另一法院的干涉,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也不能在其进行具体审判时进行干涉,而只能在其判决作出后,依上诉程序变更其判决; 三是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坚持独立,不受各方意见包括检察官起诉的影响,法官按“自由心证”的原则办案,也就是说法官凭自己的“良心”审理案件、行使权力。

4. 弹幼

【答案】弹勤是指由法律或宪法设定的,当享有特别权利(或豁免权)的政府高级官员或法官等有特定的违法行为(如叛国,腐败或与其职业道德不相符的行为等)时,对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5. 国家契约说

【答案】国家契约说是指国家来自人们之间订立的契约的观点。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坞鲁。至16--18世纪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国家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国家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二、简答题

6.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代表者和先锋队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只是限于经济领域中的自发斗争,因此工人阶级的组织只是一些经济团体和社会团体。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工人阶级逐步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历史使命和政治使命,其斗争由自发转向自觉阶段,组建无产阶级政党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任务由此提上了日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共产主义者同盟。1869年8月,德国无产阶级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列宁对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行改造,创立了新型的革命政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除此之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还组建过国际性政党,如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和第月国际。

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点在于: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无产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联系,是生产社会化要求的人格承担者,所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合乎逻辑地具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特性。所以,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在运动中不是谋取某个集团或派别的利益,而是谋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因而无产阶级政党以实现这种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概括,因此,无产阶级政党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和理论指南,从而在思想理论上确保自己走在工人运动的前列,确保自己正确地领导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实践和政治实践。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和建设社会文化。

(4)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集中着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他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大公无私献身于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

(5)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无产阶级政党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以高度严密的组织作为自己的重要武器,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一般以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以严明的党纪党规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把全党组成先进的战斗部队,以组织纪律的严密性保障其从事政治斗争和实现无产阶级利益的有效性。

7.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答案】政治改革是一种自觉的政治变革活动。为了明确前进方向,稳步而有序地推动改革进程,政治改革的领导者通常会确定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政治改革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政治改革的目标是各不相同的。

(1)如果对各种形式的政治改革加以概括,其目标设计总的说来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政治结构。政治改革之所以要进行,根本上是为了变革政治上层建筑中那些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与环节。从历史上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旱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两种相反相成的趋势。要适应这一趋势,政治体系就必须实行规范化分工,形成层次清晰、职责分明、彼此协调、自如运转的合理结构。否则,政治体系便会因为体制的刻板僵化而在复杂多样的要求面前束手无策,调度失灵,乃至产生紊乱和衰败。

②提高管理效能。政治改革必须落脚于政治体系功能的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趋势相适应,政治功能的完善体现在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政治体系形成一套程序化、科学化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否则,便只能是行政的低效率,甚至产生运行中的脱节、断裂和摩擦。

③协调利益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利益关系格局的变化,是驱动政治改革的基本原因之一。为了平衡和解决各个方面的利益矛盾,政治改革必须对现有的权力结构进行适度调整。这种调整首先要扩大政治参与,使权力体系向更多的阶层和集团,特别是那些新兴社会力量开放,以便激发和保持政治体系的活力。同时,由于权力结构调整打破了旧的利益分配模式,容易引发动荡,因此,在触及某些社会力量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问题上,必须综合平衡,使社会的矛盾紧张化减到最小程度。就此而言,参与的扩大化和权威的稳定性,是政治改革所谋求的双向目标。

(2)政治改革的力一式

①激进式改革。改革者往往从一开始就将改革目标全盘托出,主张整体推进,一步到位,系统和全面地实施改革计划,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旧体制的斩草除根式的改造。激进改革有利于缩短新旧政治体系转轨的阵痛期,但却极大地增加了社会阵痛的强度。因此,只有在社会格局和政治格局相当稳定、广大民众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这种改革方式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