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清明上河图》是( )所作。
A. 阎立本
B. 韩干
C. 张择端
D. 吴道子
【答案】C
【解析】宋代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由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它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2. 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1986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 )。
A. 故宫
B. 秦始皇陵
C. 莫高窟
D. 长城
【答案】D
【解析】截至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时间顺序排列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
3. 以下姓氏中,其来源与官职有关的是( )
A. 姜B. 韩C. 史D. 孟。
【答案】C
【解析】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4. “红娘”出自哪部古典戏剧? ( )
A. 《西厢记》
B. 《琵琶记》
C. 《长生殿》
D. 《桃花扇》
【答案】A
【解析】王实甫是元代前期又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所创作的杂剧,至今仍存十四种,其《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红娘”即为剧中人物。
5. 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而非最高学府是在( )统治时期。
A. 隋文帝
B. 隋场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答案】B 。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发生了一些变化,晋朝时,在太学之外另设“国子学”,北齐时,改国子学为“国子寺”,南朝的宋文帝立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馆。隋唐一统天下,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控制。隋文帝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隋炀帝时又改国子寺为“国子监”。这样,国子监的职能便相当于后来的教育部。唐代承袭隋代的制度,但学校的体系更加完备,在中央设立“六学二馆”,六学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国子监在发展中与国子学合一,到明代己取代国子学,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到清代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惟一的最高学府,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
6. 唐代的燕乐是服务于( )生活的一种音乐形式。
A. 军旅
B. 市民
C. 寺庙
D. 宫廷
【答案】D
【解析】在唐代数百年间,特别是盛唐时代,不但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而且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燕乐、曲子和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成就。“燕乐”是宫廷宴饮之乐。
7. 在中国近代史上,( )签订后,强烈刺激了中国人民,随后“戊戌变法”开始。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中国海军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一些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图谋变法。1898年,光绪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因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8.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蒙占族
B. 藏族
C. 回族
D. 壮族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故正确答案为D
9.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先秦、越、燕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都是在( )的基础上又大规模修葺过。
A. 两汉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答案】D
【解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因靠近北部边界,更重视长城防务,用大量物力、人力、财力,修筑长城达一万二千一七百余里。一些著名将领如戚继光、谭纶等曾负责长城防务,督兵修建长城。今天我们看到的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都是由戚继光监修的,其中包括了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滦平金山岭长城、北京密云古北口长城、怀柔慕田峪长城、延庆八达岭长城等。
10.藏传佛教格鲁派又被称为( )。
A. 红教
B. 黄教
C. 白教
D. 花教
【答案】B
【解析】格鲁派,西藏地区最晚形成的一个教派,也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因该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创始人为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
11.“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B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