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613心理学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
A 感觉
B. 想象
C 注意
D. 记忆
【答案】C
【解析】C 项,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一种心理状态。
2. 根据J. LeDoux (1986,1993,1996) 的研究表明,以下哪个脑区是情绪过程的重要区? ( )
A. 海马回
B. 杏仁核
C. 丘脑
D. 扣带回
【答案】B
3. “谈虎色变”是( )表现形式。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
C. 第二信号系统
D. 非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第一信号系统反射是指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
4. 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动机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 )
A. 成就需要
B. 成功的可能性
C. 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理论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成功的可能性
和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三者共同决定。
5. 从注意的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
A. 不良品质
B. 不可能的
C. 有条件的
D. 无条件的
【答案】C
【解析】“一心二用”是指注意的分配现象。注意的分配有一定的条件:①与主体对活动的熟悉程度有关。同时进行的活动必须要有一项是熟悉、接近自动化的程度; ②与活动性质有关。同时
进行的几种活动应属于同一活动内容或有机关联的活动。智力活动较难分配,操作活动较易分配。
6.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是( )。
A. 中脑
B. 丘脑
C. 下丘脑
D. 脑干网状结构
【答案】C
【解析】下丘脑是调节“植物性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7. 下列有关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平衡性表现明显
B. 批判性显著增强
C. 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D. 表而性依然突出
【答案】A
【解析】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思维的片面性和表而性依然存在; 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而平衡性表现明显是在高中阶段才出现。
8.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
A. 交叉滞后设计
B. 时间序列设计
C.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 小相等对照组设计
【答案】D
【解析】小相等对照组设计的实验模式是具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前测和后测验,以便于对照比较。
9.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结果证明了思维中的( )现象。
A. 功能固着
B. 组块
C. 定势
D. 推理
【答案】C
【解析】定势是指个体先前心理活动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倾向于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 组块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方式;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10.内隐学习最早的研究范式是( )。
A. 人工语法范式
B. 序列学习范式
C. 复杂系统范式
D. 样例学习范式
【答案】A
【解析】国际上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目的论文,是美国心理学家雷伯于1967年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其中,他向被试呈现根据不同规则(人工语法)产生的字母串,并分别以外显和内隐指导语引导被试对其学习。
二、简答题
11.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贝尔在他的同化论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和过去的研究不同,奥苏贝尔把迁移问题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进行考察,认为一切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迁移的过程,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含有迁移,并把迁移与认知结构及其特征联系了起来。
(1)认知结构的概念
认知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指人在以前学习和经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本身,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当中; 二是指对这些知识经验的组织,即在组织方面所具有的特点。
(2)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
①原有认知结构中己有观念的可利用性变量。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或变量。
②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知识的可辨别性变量。可辨别性变量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的可区别程度,或者说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它是认知结构影响迁移的另一个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