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延安鲁艺的音乐教学与历史意义。

【答案】(1)延安鲁艺最初的教育方针是强调面向战时的实际要求,克服边区面临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等种种严峻形势,采取不定期培训革命干部的教学制度。鲁艺的教学实施中比较注重教学与群众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乐运动的结合,以及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曾实施三三制,即“三个月学习,三个月外出实习,只个月返校再学习”,后来改为集中学习的“一年制”“三年制”,延安整风后,又改为走出校门,与具体实践结合。

(2)鲁艺音乐系,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抗日根据地及后来解放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基础训练和丰富实干工作经验的革命音乐工作者,如,郑律成、李焕之、王萃等,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音乐建设的骨干。

2. 《一泉映月》采用了什么曲式结构? 结构类似的我国传统名曲还有哪些? 举两例。

【答案】变奏曲式。结构类似的我国传统曲目很多,如笛子曲《五梆子》、江南丝竹《欢乐歌》等等。

3. 清代中叶以来琵琶在南方有哪些流派? (起码写出三个)代表人物是谁? (每个流派起码写出一个)

【答案】清中叶以来,琵琶南方各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江苏无锡派的王君锡、陈牧夫、华秋苹、徐悦庄、吴婉卿、杨荫浏等; 浙江平湖派的李廷森、李旦、李绳墉、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非、程午嘉、吴柏君、朱荇青、樊伯炎、杨大钧等; 江苏祟明派的蒋泰、黄秀亭、沈肇州、刘天华、徐立荪、曹安和等; 上海浦东派的陈子敬、严庆绪、王惠生、沈浩初、汪昱庭、林石城等。

二、论述题

4. 简述“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主要活动及其贡献。

【答案】(1)“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主要活动①对会员进行音乐学习的指导,聘请中外音乐家为音乐爱好者进行授课,培养音乐人才; ②举办公开的音乐会,或举办巡回演出; ③编辑出版音乐期刊,出版唱片及乐谱; ④举办乐器的陈列和展览,进行合奏的试验,对部分乐器进行了改革试验等。

(2)“五四”时期新音乐社团的贡献

①对活跃“五四”以来我国城市民众音乐生活,推动“五四”以来新型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均起了一定的启蒙和初步奠基的作用。②对传统艺术的保存和传承增添了新机,特别对戏曲、说唱的科班教育机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5. 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案】(1)民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光大,具有独特民族音乐风情的民歌演唱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各族的民族民间歌曲,异彩纷呈,各自有独特的风采。不同的音乐风格,表现不同的民歌方式,千变万化,时代在不断的变化,而民歌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民歌作品。

(2)民歌、新民歌、民歌改编曲的区别

①民歌是指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产生的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人们以不同的形色传递他们的历史、文明及热爱,而歌谣亦是其重要之一环,这就是民歌。

②新民歌是指鸦片战争以来,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一些生动反映这个时代和群众生活的歌谣。

③民歌改编曲是指新的生活、思想感情、歌词,使某些原有曲调产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根据民歌改编而来的一些曲目。

一、简答题

1. 简述《白毛女》的意义。

【答案】(1)它开始解决如何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地刻画居中人物形象的问题。

(2)不仅吸取了民歌的音调作为各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的音调基础,有意识地广泛吸取了说唱、吸取等民间音乐的音调。作曲家对这些民间音调的吸取己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和歌剧情节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加以选择、改造和发展。

(3)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也适当创造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式和经验,大大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

2. 简述小麟的音乐创作。

【答案】他的创作主要是室内乐的声乐及重奏作品,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除民乐合奏《湖上春光》外,大多是声乐作品,如《春雨春风》、《金陵城》等。后期主要有艺术歌曲《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二重奏》、《木管二重奏》等,合唱、轮唱曲《挂挂红灯哦》,无伴奏合唱《正气歌》等。他的作品贯穿着欣德米特20世纪现代作曲理论体系新技术的影响,他想通过这些新技术运用写出既有中国民族气韵,又有他个人独特的室内乐作品。他的室内乐创作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3. 简述任光的音乐创作。

【答案】任光的音乐创作主要是电影音乐,《渔光曲》最著名。《采莲歌》是他带有民歌特点的歌曲。抗日歌曲《大地行军曲》《王老五》《打到老家去》等,这些歌曲的创作风格都力求群众化,与革命斗争结合。另外民乐合奏《彩云追月》也是他的代表作。

二、论述题

4. 简评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答案】(1)早期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限于宗教信仰,还使中国信徒们接触到西方的集体歌咏的演唱方式、西方的乐谱和乐器,以及西方音乐的风格等。

(2)西方音乐的传入和传播,不仅局限于沿海的大中城市,甚至对内地边远省份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也留下一定影响。

(3)在我国各地建立的教会及其所建立的各种学校中,西方音乐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平时做礼拜、唱圣诗的范围,教会还在一些宗教节日举办专门的音乐会,演唱许多著名的宗教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