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随供求变动,并通过供求调节资源配置的利益分配,不仅是市场的基本法则,而且是最一般、最基本、最有效的市场安排。保险费率是保险产品的价格,也不例外。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产品价格基本上市场化了,要素价格有的也已经或正在放开,如劳动工资也可由供求双方议定,资金的价格--利率正在进行市场化改革。但是,作为保险价格的保险费率,仍由国家保监会集中监管。这是中国市场改革尚未涉足的一个领域,也是阻碍市场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并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中,我国保监会对保险费率实行高度集中的监管,集中表现在对个别险种执行全国统一颁布的条款和费率,对大多数险种的条款和费率则要求必须报经保监会批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出现了诸如统一的保险费率与各地区的保额损失率不一致,相对固定的费率与其赖以制订的条款不协调等矛盾。随着中国保险业加入世贸组织,中资保险公司将直面外资保险公司咄咄逼人的挑战,保险竞争会异常激烈。在保险商战中,价格即保险费率将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费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因此,无论理论和实践上,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以当前我国保险费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保险费率确定理论和市场条件下保险费率确定理论的对比研究,分析和论证了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推进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章: 第一章,我国保险费率实行市场化的必然性。首先通过对我国费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回顾和评析及对我国费率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当前费率体系是高度集中监管的费率体系,然后对我国保险费率实行严格监管带来的弊端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而得出了我国保险费率实行市场化的必然性。最后总结出我国保险费率实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在明确保险费率含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保险成本利润定价理论进行了推导和阐述,以便对传统保险费率确定理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然后对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概念作出了科学的界定,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供给和保险需求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了保险市场供求平衡定价理论是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环境及对策。首先对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监管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然后对我国费率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几个模糊认识予以说明和澄清,最后根据我国保险费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和建议:改革目标是将过去那种"监管部门制定,保险公司执行"的费率管理模式转换为"市场定费,政府监管"的市场化费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内容,一是保险公司自主制定费率,二是实行保险费率间接调控,三是健全费率管理法律法规;改革的原则,一是市场细分原则,二是保险成本原则,三是保险监管原则;改革的方式和途径是"调放结合,循序渐进"。 保险费率市场化虽然给我国保险公司的费率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但目前我国保险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对费率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对费率市场化研究更为薄弱。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保险费率现状,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和探讨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通过分析我国保险费率管理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得出我国保险费率实行市场化的必然性,然后在传统保险费率确定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供求平衡定价理论是保险费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我国费率市场化的外部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